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9.石虎的南征北战史 (3 / 4)
段辽反悔了,在到底抱谁的大腿的问题上,段辽更倾向于战胜过后赵的前燕,有实力,有亲情(同为鲜卑族)。慕容皝得到消息后瞬间就忘记了和段辽之间所有的不愉快,亲率大军迎接段辽,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在蝇营狗苟中制定了消灭后赵军队的计划,在《三十六计》中对此等计划是有过阐述的,其名字叫做“将计就计”。
执行任务的是慕容恪,伏击战,兵力是精骑七千,伏兵于密云山中,战场选定在三藏口(今河北承德)。
并不知情的麻秋直等到慕容恪的骑兵杀进了他的队伍才晓得是中计了,本想高呼一声“中计”,不过没来得及喊出来,地动山摇的马蹄声淹没了一切,包括麻秋对胜利的幻想。在和慕容恪接战的第一个回合中后赵的三万大军就做到了全线崩溃,死者十之六七,司马阳裕被俘。
麻秋是步行(骑马太扎眼)逃出来的,至于他的军队,麻秋没有多加考虑,屁股下的宝马都不要了,哪里还顾得上兄弟!
石虎革除了麻秋的官职和爵位,战败了就要承担责任,即使你面对的是连我都打不过的对手。
前燕,因为慕容恪而愈发强大起来。
[攻打晋国]
好久没提到晋国了,其实,在那个时代,经常被人打趴下的晋国才是真正的宗主国,统御群雄!比如前凉,始终是晋国的凉州郡,只是很久不联系罢了。比如前燕,慕容皝称王是要得到晋国的认可、册封才算是合法,当然,出于实力和距离,东晋即使不想认可也得认可。
当时的东晋很尴尬,百万同胞任人凌辱,锦绣中原遍地胡夷,虽然屈辱,但是东晋没有办法,吃多了“五石散”的东晋名士们打不过啃着“两脚羊”上战场的胡人,但北伐从未因此停止。
当时还没有岳飞,没有人喊出“还我山河”豪言壮语,但收复失地是整个东晋永恒的主题。从建国之初(祖逖)到亡国之末(刘裕),东晋王朝的士大夫们从来没有忘记一件事,北伐!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东晋权臣庾亮的北伐之战,
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人,东晋名士,美资容,好拉呱(善谈玄理),能成为东晋权臣的唯一原因是他有一个当皇后(后来升级成为太后)的妹妹,325年,庾亮由于妹妹升级为太后而开始掌控东晋朝中大权,史书上对这样的案例有过详细的记载和评述,外戚擅权!
这是一个贬义词,庾亮却也是名副其实,当政两年后,庾亮成为“苏峻之乱”的罪魁祸首。对于苏峻之乱,细节不再赘述,只告诉你那场动乱差一点颠覆了东晋帝国,我想,这已经足矣。
东晋重臣陶侃死后,庾亮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那些年,中国北方烽烟四起,确实是北伐的好时机;那些年,东晋日日夜夜整军备战,想要建功立业,唯有北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