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陆承渊 (2 / 4)
“陛下圣明,微臣也有此虑。”说话的是领袖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谭公望,“如今北地出现了旱情,人心惶惶,蛮子叩关城下,盛如海龟缩朔方城不出,却让一个提举北漕事副使出兵援救,已有御史弹劾盛如海畏惧怯战。”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弹劾盛如海的奏折,恭谨地递上。
景煜帝接过折子草草看了几眼。便扔在一边。如今战况正激烈,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动盛如海,也就是几个一心求名望的御史而已,陆承渊心想。
“陛下,依臣之见,盛如海所言也未必没有道理,古人云未胜虑败,如果北关城失手,春水、饮马一线万难抵挡蛮子难下,调兵驻守绿柳关却有所需。”
说话的却是吏部尚书、天章阁大学士、六姓七家中海宁崔氏的崔道衍,正是由于他的荫蔽,六姓七家的子弟在庙堂上才如鱼得水。绿柳关位于上京城、云中、朔方、丰城四地交界处。。也是上京城东北的门户。这句话明面上是支持盛如海,细细一听就知道其实是在说盛如海不堪大用、守不住北线。
这也难怪,六姓七家跟盛如海结下的梁子,要追溯到大将军还在的时候了。
“枢密院怎么看?”
景煜帝一时间拿不定主意,问柳少典,“北关城真有守不住的可能?”
柳少典略略沉吟不语,他身边的签书院使钱越回禀道:“陛下,蛮子叩关来势汹汹,盛如海不出朔方,单单靠田成和高长陵,或许确有可能失守。不若答应了盛如海所请,再下旨促其出兵赴援北关。”
“不可。”另一位签书卫新音阻止道。。“陛下,上京城与朔方相隔千里,盛镇北不出朔方必定也是有他的考虑。北关城下军情变幻,恐非枢密院能及时了解,如何援北关,宜交盛镇北自行决断,若是上命与军情不合,恐与军心有碍。”
钱越和卫新音都不是东阁大臣,只因为要讨论北面的战事,所以延请了枢密院的两位签书和兵部尚书贺般。
“卫签书,北关城被围已近一月,这一月内枢密院可曾对盛如海指手画脚?这一个月内盛如海又做了什么,北关城危如累卵,旦夕可破,而朔方郡拥兵十万,逡巡不出!殊为可恨!”
卫新音是刀酒卫家如今在朝堂上的当家人,说话也颇有份量,但钱越靠着柳少典这颗大树,也毫不相让。柳少典早年做兵部尚书的时候,用钱越做的侍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