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壮志犹在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51.壮志犹在乎
  杜不忘见朱纨与高拱相谈起来后,便走到赵大娘指了指面前说了句:\n“既然这位刘斧子兄弟坏了您的门联,那我帮您重写一对如何?”\n赵大娘自从知道这人是真的杜不忘,一直头低的都恨不得贴地上了,又听杜不忘这一说,似乎没与自己计较,而且还愿意为自己这玉香楼重写门联,马上说了句:\n“好啊……好啊……我一直做梦都想得到杜探花您的真迹呢!”\n杜不忘又问一句:\n“那我有一个要求,您能答应吗?”\n赵大娘马上回着:\n“好……好……好……就算杜探花您有一万个要求,我都能答应您!”\n杜不忘便说道:\n“我希望你别在跟刘斧子兄弟计较了,让它走吧!”\n赵大娘点了点头。\n刘斧子马上走过来,就要给杜不忘磕头,被杜不忘拉住了:\n“斧子兄弟,不可这样,好好回去忙你的就行!”\n刘斧子感激的对着杜不忘行了个礼后,便端着羊血走了。\n于是杜不忘便叫赵大娘重新买了两块崭新的门联板回来,然后亲自在门联上开始题字了。\n正准备落笔时,高拱走了过来,说了句:\n“杜兄,既然杜兄要亲自题字,可否容老弟也来沾沾光呢?”\n杜不一笑:\n“好啊!”\n朱纨也走过来说道:\n“既然你们两位要一起题字,不放一人题一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如何?”\n高拱拍手叫着:\n“好……好……朱先生这意见甚好、甚好!”\n杜不忘也是点了点头,望着高拱说道:\n“高老弟,你看你是你先作,还是我先呢?”\n高拱回着:\n“杜兄,您为长,当然是您先了!”\n杜不忘看了看这玉香楼的门匾,想了下,提笔就在木联写出了一句:\n“香满临杭春意尤未尽”。\n高拱马上接过笔也对了一句:\n“叫鸡登楼四季唤客入”。\n朱纨立刻拍手大叫了一句:\n“好句……好句……果然两位都是大才子。”\n一旁围观百姓也纷纷叫好起来了。\n赵大娘也是兴高采烈的感谢了杜不忘与几人一番,便让人帮忙开始从新把门联挂了上去。\n杜不忘又顺便赵大娘提了个要求:\n“如果你们玉香楼靠我与我高老弟这题字日后宾客满堂了,可否立个规矩,就是以后周围若遇到穷困潦倒的百姓可否赏它们口饭吃,救济于它们?”\n赵大娘马上答应了,然后对着周围百姓说道:\n“你们听到杜探花刚才的话了吗?我们玉香楼以后若生意好了,不仅做酒楼生意,而且还做那些救济贫苦百姓之事。”\n周围百姓们都吆喝了起来:\n“好……好……好……多谢杜探花……多谢赵大娘!”\n杜不忘这时便邀朱纨、高拱三人又回到了酒楼上继续畅谈了起来。\n朱琦早已经饭饱了,闲着没事,不知道从哪找了个琵琶,坐在三人面前弹了起来。\n杜不忘与朱纨、高拱又喝了几杯后,便趁机问了朱纨一句:\n“朱兄,你跟三妹到底是怎么回事?”\n朱纨倒是有些尴尬了:\n“杜兄,你说永安公主啊?这……这兄弟我该如何说起呢?”\n杜不忘一笑:\n“没事,这里又没外人!”\n朱纨犹豫了下,便说道:\n“其实,我跟永安公主只是挂名的夫妻而已,我当初同她在一起,也是为了保护她,毕竟当初太后可是对永安公主很是不喜呢!”\n杜不忘叹了口:\n“原来这样啊!”\n然后又问:\n“难道你不喜欢永安公主吗?”\n朱纨有些垂头丧气:\n“喜欢又怎么样?可是她心里只有一个人,你应该清楚的!”\n杜不忘便问:\n“那永安公主心中那个人是谁呢?她从来没跟我说过!”\n朱纨一阵苦笑:\n“杜兄,你难道不知道三妹心里一直最放不下的就是你吗?”\n此时杜不忘惊了一下:\n“朱兄,你说什么?你说三妹最放不下的是我?”\n朱纨点了下头:\n“是的,就是杜兄你,三妹还跟我说过,她这一辈子除了你不可能再爱上别人的!”\n杜不忘此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n一旁朱琦自然也听到俩人谈话,放下琵琶后,走过来,对着杜不忘说了句:\n“杜大哥,我以前也听说过永安公主和你之事,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永安公主居然还忘不了你,看来你不能再辜负永安公主了。”\n朱纨也跟着说道:\n“琦儿姑娘说的对,杜兄,我觉得你应该好好去京城找三妹去谈谈你们间的事了,虽然你早放下她了,可是她始终都没放下你!”\n杜不忘喝了一大杯酒:\n“这事我知道了,容我以后再说吧,现在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去一趟龙虎山,找一个人,解决一些这么多年来的恩怨了!”\n朱纨脱口说了句:\n“龙虎山,那不是国师邵元节的道场吗?杜兄,你是要去找邵元节?”\n杜不忘点了点头:\n“是的,端午节,就是我跟邵元节了结恩怨的日子。”\n朱纨叹了口气:\n“杜兄,邵元节这事你应该知道我是没法帮你的,不过你若有其它事,我朱纨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n杜不忘回着:\n“我懂,朱兄,这事与你无关!”\n然后又问:\n“朱兄,听说你要升迁去广东做布政使了,真是恭喜你啊!”\n朱纨一笑:\n“这有什么恭喜的,广东可不是个好地方,如今广东福建可都是海寇横行之处呢,朝廷让我去广东任布政使,想必就是因为海寇之事了。”\n杜不忘此时甚是好奇:\n“难道如今的海寇之乱还是那么猖獗吗?”\n朱纨便解释了起来。\n原来侵扰大明沿海的海盗共分为三个海盗队伍,最靠北,主要在山东、江苏一带劫掠的,就是汪直带领的超过半数都是扶桑武士的汪直海盗队伍。\n再往南就是集结于宁波沿海岛屿一带的许栋海盗队伍,这里面扶桑武士只占四十三,却是三支海盗队伍中最猖獗的一支。\n最靠南的,也是实力最为薄弱的一支,几乎都是广东和福建沿海的渔民演变而成的海盗队伍,就是徐海的队伍了。\n这几年北方的汪直倒是都没什么音讯了,可是许栋与徐海的海盗队伍却从没有停止过劫掠沿海百姓。\n杜不忘此时听着这徐海名字似乎有些熟悉,想了想,不禁说道:\n“这徐海不正是汪直兄弟的旧部吗?怎么会到福建和广东做了倭寇首领呢?”\n朱纨表情凝重的说道:\n“杜兄其实你的功劳很大的,至少已经暂时安抚住了汪直部,不过我怀疑这徐海如今所带领的倭寇至少有一半是从汪直那而来的,而且有消息称,徐海的倭寇队伍中最近也出现了不少扶桑武士。”\n高拱此时突然拍了下桌子:\n“这些倭寇我早就听说都是些丧尽天良之辈,我高拱现在就恨不得脱下这布衣,穿上盔甲,与这些倭寇决一生死去。”\n杜不忘拍了拍高拱肩膀:\n“高老弟,稍安勿躁,这世道上,不是你从了军就能随意上战场去与倭寇决一生死的,这些权力可都在朝廷手中,朝廷不让你上战场,你也没办法!”\n缓了一下,继续说道:\n“所以高老弟,你还是好好用心考个功名,在朝廷有了话语权,比你当一个莽夫强的多了。”\n朱纨也是一阵苦笑:\n“杜兄说的对,莽夫只能逞一时之勇,根本左右不了倭寇犯边的大势,只有在朝廷有了话语权,劝得朝廷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n高拱只得喝了一口闷酒:\n“两位前辈教训的对,我高拱心领了,我高拱今日在此发誓,我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我高拱全心全意的去保护百姓。”\n朱纨马上说了句:\n“高拱老弟,你果然有志气,不像我朱纨,这一辈子就只想做一个征战疆场的武将,可是不得已却只能做了一个文官。”\n杜不忘一阵大笑:\n“哈哈……听两位之言,似乎都还羡慕我杜不忘了?我好像在官场上,除了做了几年小吏,几乎都在做武将呢,我都感觉浪费了我这一身的好文采了。”\n朱纨对着杜不忘竖了下大拇指:\n“杜兄,你就别打趣我了,你不知道我们这些文官每天得处理多少繁琐之事呢,就之前在四川兵备使任上我才轻松了几年,没想到又要去主政广东了。”\n杜不忘敬了朱纨一杯:\n“若我没听错,朱兄你主政的可是广东左布政使呢,正好在徐海倭寇的势利范围内,朝廷给这职位你,想必就是让你当将军去的呢!”\n朱纨一口喝完后,说道:\n“是啊,我就怕这次一去广东,恐怕以后再也无法与杜兄和高拱老弟见面了!”\n高拱马上回了句:\n“不会的,我相信朱先生您一定会凯旋而归的。”\n朱纨此时放下酒杯,走到窗口处,对着外面喊了两句:\n“风萧萧、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我若为荆轲,必刺秦王而返,若不得,从此不姓朱。”\n杜不忘跟到了朱纨身旁,安慰了一句:\n“朱兄,没想到你和高老弟居然都有如此豪气,像我杜不忘,如今都感觉自己老了……老了!”\n朱琦跑过来,推了推杜不忘:\n“你才刚三十有三,老什么老?你只是经历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朱兄弟和高弟弟而已。”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