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五章 煮酒论储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第五章 煮酒论储 (1 / 2)
        孟逸昶毫不客气,马上倒上两杯,给了一杯给青儿一同品尝。御藏佳酿,必定非凡之物。

        “老师能来教导李治,李治心中感激。不知老师何为拒受太子太傅,反而要来我这小小的晋王府?这岂不是委屈了老师,耽误了老师的仕途前程?”晋王开始说话。

        “仕途功名,于我而言,如浮云罢了,我从来不在意这些。我选择晋王,的确有些不便说的理由,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晋王殿下并非凡人,日后也定能展翅翱翔。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大音希声,大智若愚。今日见殿下深明韬光养晦之道,臣下更加更加深信自己选择。”孟逸昶笑道。

        “哦?老师您说笑了。李治只是懂得些自存之道,只求明哲保身而已。”

        “无妨。殿下如此做是对的。昔日曹孟德与刘玄德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日我愿与殿下借葡萄美酒一论国储,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老师且说无妨,李治听着便是。”

        “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开创贞观盛世,威加海内四海臣服。陛下天年之后,晋王以为哪位皇子该继位大统?”

        “当然是太子殿下,太子从小聪慧仁孝,数次行监国之职,能听善断,更得朝中诸位大臣鼎力支持,的确是国储的不二人选。”

        “不然。太子虽贤能而有德,不过性格柔弱,优柔寡断;众臣虽聚于身边,不过大多以利而聚,或图权利、或图名利。太子稍有逾规,臣下者便群而弹劾奏禀,此举实为图各自贤能敢谏之清名罢了。何况一味的进谏弹劾,真的适合纠正太子么?非也。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他日太子必定毁于众臣劝谏。”

        “那四哥魏王,聪敏绝伦,深得父皇宠爱,更是广聚天下才学之士,编著《括地志》,素有贤名,如此堪当国储。”

        “亦不然。魏王虽才华横溢,且得皇上宠爱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过日极则仄,月满则亏,魏王恃宠生娇,他日亦将毁于盛宠之下。”

        “那三哥吴王,文韬武略,又是庶长子,深得武将敬服,连父皇也数次称赞英果类己。”

        “亦不然。吴王虽有武略,不过性情浮躁,自恃聪明,锋芒太露,须知刀刃磨的太快太锋利,虽然用时顺手,但易折断,无法长保!且吴王母妃又是前隋朝后裔,试想陛下岂可将江山托付于有前朝血脉之人?”

        “既如此,那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善骑射,颇有才干,世人合称‘纪越’,总该适合了吧?”

        “越王多疑而无断,易信谗言,经常纵容属下侵略百姓;纪王性格懦弱,虽有才能不过最多管理一方州县之才罢了。”

        晋王见他一连摇头否决,便道:“依老师之言,我大唐岂非无后继之人?”

        孟逸昶慢慢品了一口三勒浆,笑道:“我眼前,不是就有一位合适人选吗?”

        晋王大惊,手中酒杯顿时落地,道:“老师切莫乱说,李治并无非分之想。李治才疏徳浅,在百官之中无任何名声威望,自然不敢与各位皇兄一争长短。而且我年幼,是父皇第九子,再如何,断然也不可能有此机会。”

        孟逸昶笑道:“殿下此言差矣。虽说今朝龙在浅洼,安知他日不能直上青云!刚才臣已经表明诚意推心置腹,臣并不是来劝说殿下激流勇进,反而是要一如既往的韬光养晦;臣亦不会教导殿下脱颖而出,而是让殿下律己守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