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 (2 / 4)
大规模的移民不宜采取,那样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也会给官府的安置造成困难。可以采取渐进的办法。
其一,对于那些罪犯以及他们的家眷,采取发配其他边远地区,使其远离家乡的办法。这些人远离了家乡,会减少当地的治安的问题。而且他们被发配到其他地域之后,会逐渐地融入当地的社会,慢慢的会变成大唐合格的臣民。
这些人看似不多,加起来却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实施这过程中,犯人有罪发配,要按照大唐的律例,对其实施应有的惩罚。但是其家属要作为唐朝的普通的臣民对待,到了所在的地域,由唐朝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对其进行土地的分配。
这样,其家眷虽然受到犯人的连累,但是却不至于因此造成对社会的愤恨,有助于改造犯人,使其成为大唐合格的臣民。”
李世民点头说道:“按照唐律,处置罪犯的时候,罪株连其眷属,的确是因为处理一个人,而造成其整个家族对朝廷的不满。这个办法涉及修订刑律,要通知刑部予以修改。”
李佑说道:“第二个办法是鼓励高句丽人自由移民,凡是自愿移民者,迁移到唐朝其他地区,可以提前享受唐朝国民待遇,并且享受减免赋税的优待。高句丽人一定会趋之若鹜的。
大唐目前有2197个县,每个县每年负责接受20户移民,如此少量的移民,不会造成当地官府的安置困难。
20户看似很少,可是这样下来,全国每年就可以安置4万户以上,以每户5人计算,至少可以分化20万人以上。
同时,鼓励内地民众向高句丽移民,凡是愿意前往高句丽的人,朝廷给予其分配比在内地更多的土地,十年内享受赋税减免的待遇。
无论是高句丽人还是大唐国民,在移民的过程中,旅途的资费和车马全部由官府提供,到达当地之后,朝廷给予适当的建房补贴。
有了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形成大量的自愿的移民,按照数目对等的国民交流,这样下来用不了20年,就会形成汉民与当地韩民比例相当的程度。
在同意保留当地民众语言的情况下,大力推行汉学教育。凡是愿意学习汉学的高句丽原住民,朝廷对于群子女就学给于一定的补贴。同时当地的官员入职晋升等都要进行汉学考试,高句丽人一定会产生对汉学的浓厚兴趣。”
李绩说道:“臣以为,高句丽人成为我大唐国民之后,凡是自愿加入唐军者,也要采取汉学考试,作为遴选标准之一。军官的入职与晋升,也同样要采取同样的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