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得天独厚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八章 得天独厚 (2 / 2)
        之后又要等到很多年以后的永乐大帝来给这块热土重新命名,不过在整个有明一朝,这块地方也跟荒村僻壤差不了多少。

        那么问题来了,从古至今,为什么这块土地上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呢?

        按理说,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说是得天独厚也不为过,拥有渤海、大运河、永定河、潮白河、子牙河,海河水系构成的便利水运网络,被称为九河津要,七省通行的重镇,可以说是一个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地方,为何不招人待见?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是一块险地,一块相当不移居的险地。

        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海河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后世宁河县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又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

        一直到金朝时,黄河南移后夺淮入海,这一带的海岸线才从此固定下来。

        除了这数次改道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以外,还经常性的淹上几回,你说这样子的折腾法,哪受得了哇,久而久之,这么一块好地方就这样被冷落了下来。

        但此时,这块被人遗忘的角落中,却成了一个繁忙的大工地。

        有无数工人在这里大搞建设,除了占地三千亩的榷场一期工程,边上还有一个深水码头需要建造。

        新建的轮窑厂大烟囱,已经在冒着股股白烟,榷场工地上所需要的大部分建筑材料,都会从这一座轮窑厂的窑洞里掏出来。

        既然是一块险地,为何仍要把榷场选址定在这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来的。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再也找不出地理位置比这里更优越的地方了,事实也是如此,这一点毋庸置疑,照搬后世的经验就行了,绝对不会有错。

        至于地理环境,也确实存在,由于水系众多,又都处于下游,且地势较低,经常性的要淹上几回。

        加上身后还有一条随时都可能作妖的黄河,而且距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道貌似也就这几十**,就像是埋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然而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问题,就像那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就是时不时会泛滥上一回的黄河,虽然每隔几年都要决一次堤,但就如大司农说的,黄河泛不泛滥,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

        说白了就是有没有钱的问题,没钱它就会泛滥,有钱它就不会泛滥,只要有钱,且舍得花钱,而且能科学合理的花钱,那它就不可能泛滥,包括将要到来的那一次改道,也能用钱去把它给挡住。

        有钱治理,你就能改变大自然,没钱治理,那就只能被大自然蹂躏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包括其他许多的河道也是这个道理,最近这些年,因为舍得花钱,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理疏浚,宋国境内的水患,较之以往,至少下降了七成以上,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