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罪孽深重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罪孽深重 (1 / 3)
        长串长串的名单,加上云里雾里的封赏头衔,直将个王浩听的昏昏欲睡。

        “有随军参赞者王浩,身先士卒,深入敌后,破太原城有功……”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在身旁同僚的提醒下,王浩才意识到,终于轮到自己累功受赏了。

        “特赐太府寺少卿一职,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及库藏、出纳、商税、平淮、贸易之事……”

        太府寺是哪个衙门,王浩一时间没想起来,应该和太常寺,大理寺之类的部门差不多的等级吧?

        不过听着这后面陈述的差事,这不就是相当于榷场提领的职务嘛,搞了半天,跟没升也差不了多少嘛。

        直到海公公带着小黄门将一盆官服官印官牒端到王浩面前,小声的说了一句恭喜王老弟升任大司农。

        才隐约想起一些什么来,这名头似乎响亮的很呐,与那什么大司空也仅仅只差了一个字而已。

        这是要位列三公的节奏呀,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官职了呀。

        事实上,大司农这个名头,曾经也确实响亮过。

        其中最着名的大司农代表人物,便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了,中国古代着名的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盐铁论的倡导者,曾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只是大司农这个职位,在经过了数个朝代的不断更改分权,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荣光,直到如今,更多的差不多也就相当于一个可有可无的清水冷衙门。

        大宋的财政由三司掌握,连户部都差不多是个摆设,就更别提这个更加边缘化的太府寺了。

        掌管边贸,听着名头响亮,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先不说大宋此时的边贸还没有系统化全面化,早在立国之初,赵老大为了更好的安抚那些守边的将领,准许了他们合法自营边贸,其中所得自然也全都纳入了边疆守军的口袋,与大宋财政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也正因如此,之前谋划与辽国边界设立自由贸易区的时候,自己才会硬着头皮向赵老大所要全权负责一言而绝的极重权利。

        不过大司农这头衔,虚是虚了些,但怎么说也是从四品的朝廷大员了,几乎到了与国子监的老高相等的级别了,够可以了。

        至少能有个自己的衙门了,多少也能办点事了,他日,若能与辽国重启边贸,也能名正言顺的做那只领头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