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烛影斧声 (3 / 3)
不管怎样,不让烛影斧声这个事情按时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比如阴谋论的关键人物程德玄,应该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其次内侍督监王继恩,也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你赵光义收买王继恩,那我就收买王继恩的专车司机,到时直接就把你拉到景灵西宫的赵德芳那儿去,到了那里总不能再回头去找赵二了吧?或者直接想办法让赵德芳跟那什么皇后提前通个气。。让她注意着王继恩一些,甚至直接让赵德芳跟她挑明了王继恩已经被赵二收买了也没事,反正宋皇后中意的皇储是赵德芳。到时也就不会让王继恩去传诏了。
只是这么干的话,保不定赵二会狗急跳墙,到时弄出些**也并无不可能。朝廷上下京城内外都是他的人,就一个没有实权的年轻皇帝,那位置坐着也是朝不保夕的。
所以最好的状况还是看能不能让赵匡胤多续个几年阳寿。这样操作的空间就大很多了。
奇怪的是赵匡胤为什么一直不明确继承人的身份呢?虽然说开封府尹是名义上的储君。。当年的柴荣没即位前就是开封府尹加晋王的名头,但那也是因为当时郭威黄袍加身返回京城之后自己的儿子都被杀光了才会立他的外甥柴荣为储君的。
没错,郭威其实也是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的,只不过当时有些仓促没准备好黄袍,披的是面旗杆上取下来的黄龙旗,仓促起事也没来得及安排家人,杀回开封的时候几个儿子都被刘承祐给杀干净了,包括柴荣的家人也给杀没了,所以才会连锁反应出现后周幼帝临朝的局面,才会有你赵大成事的机会。
照这么说,柴荣最后不也是选的自己儿子即位吗,你赵匡胤为什么要一直遮遮掩掩的不明确的立个继承人呢,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个大家心照不宣的有个默认的储君而已。你要是明确的立个圣旨啥的指定了赵二为继承人,或许也就不会被毒死了。大家也就不用这么忙活了。
或许是真的想传给自己儿子吧?可也说不通,即使真的要培养自己儿子,至少也封个实权给他吧?不但没实权,到现在连个王没封。是一点培养为继承人的迹象都没有。既不给实权也不封王,稍微透点口风出去也行啊,让机灵些的官员看到些风向,好及时的去依附,这样力量才会逐渐壮大。羽翼也才会渐渐丰满。
大的那个都二十六了,对这个世界来讲,二十六不小了。或者你中意的小儿子赵德芳。。也快十八了,也马马虎虎能封个王了。
如果是担心自己儿子威望不够不好封赏太过,那去年攻南唐的时候就应该让自己儿子跟去镀个金的嘛。
然而也没有,所以从这几点看,赵匡胤似乎并没有让自己儿子继承大统的打算。
那那个不表态。。这这个也不明确,你到底是啥想法呢?在这个年代,五十岁不小了,知天命了,真以为自己还能再坐个二十年江山呢?
当然赵匡胤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有他自己的打算,作为结束五代乱世开创另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一定是当时这个世界上最有能力,最了不起,运气最好的的一个人,没有之一。自己则只不过是占了一点点以后世眼光看全局观的优势,况且随着历史逐渐的偏离原有的轨道,这一点点优势也马上会随之消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