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温敬业的故事 (1 / 7)
1937年,黄城集的温家演泽了另一段传奇故事。
1933年,温福林的长子温敬宾日本流学回国后,他没有回山东老家而在东北谋了一份差事,给日本驻哈尔滨关东军司令部当翻译,次子温敬业则当上了八路军。下面分别详细说说他们哥俩的故事。
温敬宾从小聪明才智过人,浓眉毛,大大的眼睛,长瓜脸,高鼻梁,一对洒窝,长了一副美男子的气派,一笑更是显得帅气。他十九岁留学日本,会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回国后直接去了东北,在哈尔滨旧官府里做事,那时穿着西服,佩领带,出入坐洋包车,非常神气。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后,他投靠了日本人,给日本侵华关东军司令官当了翻译。
当时社会最流行的是,男士穿长袍大褂,女士穿旗袍。哥哥温敬宾叫二弟温敬业从老家黄城集去了哈尔滨,找到一家裁缝店铺,让二弟学裁缝手艺。二弟温敬业长的也是一表人才,中等以上个头,白净脸,双眼皮大眼睛,自来金黄色的头发,黄眼睛,一对虎牙一对酒窝。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可以说“他的眼睛都会说话”。在去哈尔滨学裁剪以前,也曾学过中医医道,因为他聪明好学,他会的也很多。还会锔盆锔碗锔大缸。他年轻有为,相貌堂堂又聪明能干,不管走到那里,都是受到雇主的欢迎。
那时候,当学徒就像给师父家当佣人一样,担水劈柴干杂务。没有过几天,师父觉得温敬业聪明能干,就吩咐他进店学习有关裁剪的理论和枝术,本来是三年期满,可是他只学了两年,就能够掌握量、裁、剪。
就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早上狂风四起,雪花飘洒,不到一个时辰,大地一片白茫茫,房屋、大地、原野都被白雪盖上一层薄被子。冬天的哈尔滨就像一个冰窖一样,滴水成冰,一般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但室内是很暖和。
因为快过年了,温敬业准备回山东老家,兄长温敬宾说:“你不要走,留下来到日本军服厂里做军服吧,可以挣到大钱。”温敬业说:“大哥,别的事我都听你的,但这件事不行。你今天是日本人翻译官,以后就得落个大汉奸的骂名。我决不给日本人卖命,他给再多的钱,我也不会给日本人做军服。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山东老家,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温敬业这次回山东老家,还有一件大事是完婚。这婚姻是由父母之命、三媒六证,定好了的,只等他到家就正式结婚了。这也是跟师父说好了的。温敬业正在收拾东西时,小师妹跑来了。小师姝名叫刘莹莹,比他小三岁,正在读女子中学。腊月二十一放寒假,一见师哥要回山东,闷在心中的爱慕之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上前拉着师哥手,娇滴滴的说:“师哥你真的要走呀!”说着身子就依在师哥的怀里,流着眼沮说:“我太爱你了,在我心里一直闷着,我父母也很喜欢你,你就留下来吧,我们会恩恩爱爱过一生的……”
温敬业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和话语一下子惊呆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连忙躲闪着身子,说了声:“小师妹,对不起,因为,因为我在童年时,由父母之命给我订婚了,有婚约在先,我要是应了你,家中的事是很麻烦的。父母亲已离开人世,我和弟弟妹妹都是由嫂子照管,我的婚姻有三媒六证。再说了,人家各方面,我也找不出毛病。实在对不起,我不能应允你的想法,我谢谢你的好意,也感谢你对我的高看……”温敬业对小师妹的行为没有一点动心。他心里这样想,小师妹呀,你这样娇气,和你在一起过日子,我可真的受不了,你肩不能担担子,手不能提篮子,你过的小姐日子。我们山东人,要的是泼辣大方,吃苦能干的女人当老婆。我不能接受你的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狂风暴雪一夜之间停了。腊月二十四,晨光明媚,阳光灿烂,风也停了,温敬业正在准备动身之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大街上乱蓬蓬的,人喊狗叫,日本鬼子成群结队乱窜,挨家挨户的翻腾。一群鬼子进了服装店,进来就说“你这里抗联的有。”徒工们上前说没有抗联,师父不在家,去外边买布料了,还没有回来。家中只有几个徒工,师母和师妹。师妹刚梳洗打扮完毕,从里屋走出来。几个鬼子一看,就上前二话没说拉着刘莹莹就走。师母一看急了。急忙上去拽着女儿不放,并大声的喊:“快来人哪!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这帮狗娘养的怎么抢人呢?”“快来人啊!鬼子抢人啦。!”徒工们原本是在店面护着东西,一听有喊声,一齐朝喊声奔去。霎时间,师母倒在地上,头部的鲜血直流,小师妹已被鬼子塞进车里,小师妹撕心裂肺的喊:“妈妈,妈妈,我不去啊……”这声音越来越远了,鬼子的车开动了。徒弟们把师母救起来,赶紧送医院。
他们母女就在悲痛中分离了。师母的头部、脸部都被鲜血染红了。头部有一道长血口子,到了医院缝了7针。到了第二天下午师母才苏醒过来。慢慢的才想起来是鬼子用砸在她的头上,当时眼冒金星,眼前发黑,什么也不知道了。血从头上喷出来流到脖颈里和衣服上,她的花棉袄全被流出鲜红的血染红了。送到医院后进行抢救,头上一个小动脉还在往外冒血。一会儿师母面色苍白,全身瘫软,倒在地上,不醒人事,进入休克状态。送进医院缝合伤口同时进行抢救,输了300毫升血,打抢救针,第二天才慢慢醒过来。她说的第一句话,我这是在哪?徒儿们告诉她是在医院,她随后又昏过去了,第三天师母血压稳定神志清醒了转进普通病房。随之又送来一个自缢未遂的病人,是个女性,三十岁。丈夫在外拉洋包车,她在家正给女儿吃奶,日本鬼子在拉网式扫荡、清查。五个鬼子闯进了她的家,一看她露着白嫩的,正在炕上给女儿喂奶。一个鬼子上前一把把孩子提起来,母亲上前拼命地护着孩子。鬼子走到院子把孩子向空中扔去,孩子像个青娃似的在空中翻滚着,落地,小孩被摔死了。孩子连一声哭都没有哭上来。女子拼命的跑上前,去救孩子,可两个日本小鬼把这个女的拖起来,拉到屋里的炕上,女的还在哭喊着:“我的孩子。”几个身高有一米六五左右,年龄在三十到四十的几个日本兵,挤到炕沿前,摘下军帽挠着头顶,脸上凝集酱红色的表情,用结结巴巴的中国话说:“你的花姑娘,不要害怕。”说着手扶着炕沿往上爬,女的吓的往墙角委缩,泪水花花流着。日本兵咧开肥厚的嘴唇,伸出肉滚滚的舌头,抓住女子的两条腿使劲地往前拽,伸手去解她的裤腰带。女子拼命挣扎,折起身来对准俯上来的蒜头鼻子狠命地咬一口。这个日本兵怪叫了一声松开了手,捂着流血的鼻子后退两步,又上来一个日本兵,露出了他那恶狠狰狞的豺狼本相,他从炕外提起了他的刺刀指向女子,炕下的几个日本兵狂笑,于是一个个日本兵上前把她给了,也不知道折腾了多少时间,女的像死了一样,衣不遮体,醒来时赶紧去找自已的孩子,孩子已经死的挺挺的了。这个女人不想活了,实在也是活不下去了,就摸起一根绳子去上吊,刚套上脖子离开板凳,丈夫进门把她抱下来,看还有一点气,就急忙把她送医院来了。
师父中午回到家一看店铺乱七八糟,妻子女儿都不见了,一个看家的小徒弟吓得战战兢兢的,对师父说了原由。师父顿感事情不好了,骂道,小鬼子是狗日的,小日本你们伤天害理,不得好死,死也无葬身之地。师傅坐上洋包车赶往医院,到了医院看到妻子头上裹着白纱布,眼睛哭肿了,脸又红又肿。师母看到丈夫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他夫妻俩商量着,想托人把女儿快点找回来。于是连忙回家准备钱财。那时一分钱叫一佰,一角钱叫一仟,一元钱叫一万,夫妻俩筹备了几佰万,还准备些礼物。可托谁?让谁去找人?夫妻俩想了又想,经过深思,决定和温敬业一起去找他兄长。师父和温敬业俩人坐上洋包车,到关东军司令部门口,站岗的不让进。温敬业上前施上一礼,说;“长官,我哥是司令的翻译,我找我哥哥有事儿商量。小鬼子担着枪,用剌刀顶着来者,说了一些日本话,他俩也听不懂,只好退回。到了晚上,师徒二人就想到温敬宾的住房去。他们找温敬宾的住处,是一家公寓,两间屋子分里外间,里面非常豪华,地上铺着大红地毯,茶碗茶桌都摆放正齐,吊灯辉煌。桌上摆着一部留声机。温敬宾正在听京戏“打渔杀家”,他的手随着京戏音符拍打着桌面,温敬宾一看二弟的师父及二弟一同来了,他彬彬有礼地上前接迎。
温敬宾说:“二弟不是前几天说好了回家吗?怎能么到今天还没有动身呢?”说着倒了一杯荼,递给师父一杯,递给二弟一杯。这时师父说话了:“敬宾哪,本来你二弟准备昨天动身,因天气不好晚走一天,那知道今天又出了大事了。日本兵进了我的店铺,不光抢去东西,连人也抢走了,我的女儿被日本人用汽车给带走了,拉哪去了,都不知道。这不,今天特地来找你给想个法子,把刘莹莹救出来。刘莹莹的妈妈为了女儿,也受伤也住进哈尔滨教会医院了。医生说她脑震荡,头部外伤,缝合了七八针,她现在头痛的很厉害。今天我和你弟弟特地来找你,请你帮着想办法,把我的女儿莹莹救出来。她才十七岁啊。还在女子中学上学,她还是个孩子。”
温敬宾听了,说:“这事恐怕不好办哪,我虽然是司令的翻译,也给他干了不几年,日本人一点情面都不讲。再说了,他也不会听我的。这样,你俩在家等我,我去跟司令说说看,咱听听他们怎么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