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1.出发 (2 / 3)
这次行动,他带来的十二个人,除去有5个是从淞沪退下来的,还有7名都是来了汉中之后招的新兵。当然了,差不多半年的各种补习以及变态的军事训练和丰富充足的营养,也让这些人的气质有了一些改变。
加上上一次有剿匪练兵,人人手中都是见过血的。
这群士兵,虽然不及顶级的特战队战士,但也差不多达到及格线了。
这是陈修的看法。
因为他本来也就是瞎练的。
难道在抗战时期,那些做地下工作的先烈,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吗?不,有的人一毕业甚至就开始了抗日的战争!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陈修只是让他们多了一些报名技能,比方说,日语。
在这个时代,会说日语的中国人不是很多,而且,一旦某个人会说日语,容易被他人误会成为汉奸。后世影视剧中,常常有又肥又胖的翻译官,在鬼子面前听候调用,但这些,其实只是影视剧的效果罢了,而且日军侵华时期的翻译官,是不需要中国人来担当的,一方面自己国家有足够的人才,另一方面,日本的法律,就禁止中国人当翻译官。
最重要的,是日本人中会说汉语的不少。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大部分都是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在日本,很早就有汉语教学机构。日本学习的汉语,主要是以南京话为官话。在日本的大学里,这些机构就是汉语教学的主力,而侵华战争期间,这些大学教育出来的汉语人士,成为了翻译官的主力。
在一些偏僻的城镇或者小部队内,用中国人当翻译官也是存在的,日本为了与中国汉奸沟通方便,就发明了一种协和语。协和语并不能称之为语言,就是简化的沟通,但有着鲜明的特点,通俗易懂,语句短小,以方便双方能听懂。“你的、我的、他的”是构成协和语的关键,还有一些在抗日神剧中出现的,例如“花姑凉滴”“大大滴”“你滴”等。
也就是说,这一类的翻译官其实也不是太懂日语。陈修教出来的这些人,完全可以秒杀这一类的翻译官。
开始的时候,战士们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日语的,可以说,日语算是他们的第一外语了,英语德语那些才是第二第三外语。
经过陈修的解释,众人才明白会日语的重要性,在军饷的压力下,各人也不得不开始拼命的学习起来。
此次跟着陈修出来的十二个战士,分别叫做韩松、秦阳,目前是他这个队伍的两个副队长,接着是张三、孔季、吕阿牛、孟有钱、杜空、叶小凡、唐三宝、麻二狗、骆驼、刘风。
虽然名字普通了一些,甚至有的奇奇怪怪,但,陈修不能否认,这群人也都是人才,不然,也不会选他们跟着自己任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