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祭金庸先生文
有德有才有功业
为师为友为楷模
远远不如者:后生晚辈小周郎敬挽。
先生故去,我心甚悲。可惜我因为个人原因,不能亲自到先生灵前,扶灵致哀,不过我希望有香港读者,他能替我将这副挽联与这篇祭文焚于先生之灵前。
先生与我没有半点交集,但是我对他可谓是渴慕已久。
我2014年决定写武侠小说,我一开始也是以先生为标杆,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像先生一般的武侠小说。我研究拜读先生的书有两年,两年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写不出这样的书。
先生写的书有如名山大川,大气磅礴;先生写的书有如日月,可望而不可即。
虽然先生不能把我引进武侠小说,但我还是走进了武侠小说的殿堂,是古龙先生把我带进来的。从2016年至2017年整整一年时间,我都在读古龙的名著,研究他的笔法和创作风格。我很快接受了他所提出来的“武侠小说写作应当求新求变”的思想,也曾经模仿他的笔法写了一部武侠小说——《剑神传人》,但是当我写完这部小说的第一个故事,再看先生之小说,我发现自己与先生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当面向先生请教武侠小说创作之法。
但是我也知道先生年事已高,所以我非常着急,于是我写完第一个故事之后,就将这部武侠小说投稿至各个电影公司,各个报社(其中就包括先生所办之《明报》),但无一例外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最让我生气的是《明报》,就算别的报纸不能接受武侠小说,《明报》也不能不接受武侠小说啊!天下人都知道,没有先生的武侠小说,《明报》早死了,而且在先生还有《明报》股分之时,就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就算先生在1972年封笔时,也依然去找古龙、温瑞安、黄易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
我能理解先生的想法,如果“明报”是一个人,“武侠小说”也是一个人。在“明报”快要没命的时候,“武侠小说”救了“明报”的命。可是当“明报”发达起来的时候,却一脚将“武侠小说”踢得老远。如此行为,岂不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吗?或许先生就是知道武侠小说对《明报》有救命之恩,所以才不愿意轻易放弃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
当然报纸不会忘恩负义,禽兽不如,因为报纸是人制造出来的,所以真正忘恩负义,禽兽不如的是人,是那个决定《明报》不再连载武侠小说的人。我没有在《明报》工作,我也不知道那个忘恩负义,禽兽不如的人是谁,不过来日如有机会遇见他,我一定当面骂他。
2018年10月31日,噩耗在这天传来,当时我犹如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我知道我许下的一个卑微的愿望破灭了,我永远也无法向先生请教武侠小说创作之法了,那一夜,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整整哭了一夜。
我是多么希望能在先生跟前,请教武侠小说的创作啊!哪怕只有一年,或者一个月,或者一天,或者一个小时,我也心满意足啊!为什么老天爷连这么一点卑微的愿望都不能让我实现?
回想先生之一生,我自问是远远不如。先生要办《明报》,就毅然决然,不论多苦,不论多难,都挺住了;而我呢,我想成为如先生一般的武侠小说家,可是只是遇到了没有收入,听到了别人的轻视言语,我就往后缩。与先生相比,我真是太渺小了,先生犹如一位巨人,而我只是一个矮子,一个害怕困难的矮子。
如今,我已经醒悟了,我将坦然接受成为武侠小说家的困难,就算没有收入,就算要听别人的冷言冷语,那又如何?只要梦未死,只要人还在追梦,人就有价值。
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将我引进了武侠小说的殿堂,先生的武侠小说使我的武侠小说在写作上上了一个层次。两位先生都对我有恩,现在两位先生都已离我而去,我心中万分悲痛,做诗一首,悼念两位先生:
悼金古
古龙早逝月失华,
金庸故去日无光。
先生俱随凌云远,
独留弟子向黄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