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汇演晚会开始 (1 / 4)
韩金生新布置的场景距离主舞台不远,本来故宫方面是不同意的,但上面的领导看到苏景等人表演的录像,很快就做出决定,要求故宫方面全面配合。
兜里有钱,还有上面的支持,韩金生表示底气十足。一个通宵加一个上午,就把所有的布置安排得妥妥当当。
在新场景排练的是那一百个学生,跟苏景几人没多大关系,他们的战场还是在主舞台那边,到时这里的场景会实时转播到主舞台后面架设的屏幕上。
看着一百个人穿着汉服,整整齐齐跪坐在蒲团上,眼前是恢宏的宫殿,苏景有些恍惚,目光似乎穿过了时空隧道,置身在岁月洪流中,他看到一朵朵浪花激荡,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挣扎求生,到治学修身……
我们的文化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从来就没有断流啊!
华夏人很重视归属感,无论是一口乡音,一抔乡土,还是叶落归根,都能让人热泪满眶。我们的文化早就在我们的骨子里留下了烙印,我们敬畏自然,敬畏生灵,又雄心壮志,征服自然。
苏景不由感叹!
我呀,最喜欢华夏了。即使他一度跌落谷底,被战火灼得遍体鳞伤,被贫穷饿得瘦骨嶙峋,但我也依然喜欢他。他曾经是一片大陆的霸主,曾经在最高处俯瞰一切,曾经是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他曾经被周围的所有国家尊敬爱戴,被臣民拥护守卫。他守护着数不清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生存。
无论他得到无数荣誉,还是受过不少屈辱,只要文化还在,他所守护的人民就还有不屈的脊梁,就还有宁折不弯的傲骨。正因为曾经站在巅峰,所以我们不怕跌落谷底,就怕有人不想爬上来。我喜欢他呀,因为他每一步,都走在攀登的路上!
……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外东路的宁寿宫区域建造了一座巍峨的三层大戏台,总高20.71米,建造时间长达5年。最下层台有12柱,面阔210平方米,相当于9个普通戏台,由下至上戏台面积依次递减,是紫禁城内现存唯一一座三层戏台,新华夏建国后作为重要文物保留,只能看不能用。
2017年9月,修缮一新的故宫畅音阁传来了久违的音乐,一曲委婉华美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令沉寂100多年的多年的古戏楼仿佛一夜之间被唤醒,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他的热闹过往。
经过举办方跟故宫方面沟通,最终是成功拿下重新开放的畅音阁作为本次“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汇演晚会”的举办地点,当然,只是在下戏台!
傍晚,观看的人陆陆续续来到畅音阁,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畅音阁,显然,他们对畅音阁有着很大的兴趣,毕竟是三层的戏台!
苏父苏母是和彭明德等人一起进来的,他们的座位在最前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