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 坐看风云也是在学习(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4 坐看风云也是在学习(二) (1 / 3)
        大唐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九日,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马周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一个平头百姓,一个到处招人白眼的流浪汉,凭着一纸奏章,就平步青云。此后这样的好事,就基本上没有了,读书人若要官,科举考试慢慢爬就是了。魏征是谏臣,马周也是谏臣。魏征临死,将所有奏章解集,打算传之后世。而马周临死,将所有的奏章草稿付之一炬。说是不能留下来彰君之恶,又有故意彰显才学嫌疑!难怪唐太宗那么喜欢马周,说是一天不见都想得慌。

        马周的功劳,主要是谏言。跟魏征的声色俱厉不同,马周提的都是建设性意见,每个意见都很委婉,但都挺中肯。马周的建言,主要有这么几个内容:一是劝李世民修养生息,别折腾;二是劝李世民别惯孩子,骄纵诸王;三劝李世民别以宗室勋臣为藩镇,将兵在外。最要紧的有两条,一是慎选州县官,不要用武人对付;二是要皇帝把他爹高祖李渊的宫室好好修修。。从城外挪到城里,方便孝敬。

        老李家军阀起家。马上得的天下,当然,得跟帮手坐地分赃,给个州县官,自然而然。这样的等于马上得天下马上治之,不及时转型文治,这个天下必定坐不长久。李渊坐江山的年限有些短,弯子没转过来,到了李世民这儿还不转,麻烦就大了。其次,李世民得国不正,是发动政变抢过来的。尽管他家出身关陇集团,有胡人血统,但面上还是要装汉人。杀了自己的兄弟,逼得老子让了位,这种事,好说不好听,于汉人的道德准则看来,不孝啊!那些不孝的人可是属于信不过那圈子的!

        对于李世民来说。。当时的形势,需要表现出孝道来补救。把自己老子从龙椅上逼走,是没办法的事儿,但将之迁往城外,至于防备的如此明显吗。无论你孝顺与不孝顺,只要你还需要下面的臣民百姓讲孝道,就是装,也得装个出个样子来。所以,马周劝李世民把老爹搬回城里,就近建宫殿居住,也好晨省昏定,早晚问候,李世民其实自己也正在为此焦虑,窗户纸一捅破,李世民马上心领神会,立即照办。

        多贴心的部下啊!

        马周建议皇帝应当切实考虑推行禹、汤、文王、武王的德行,广泛地做好事,使恩惠有多余的部分,可以为子孙奠定基础。皇家自己应当节俭些,百姓应当得到实在的恩惠。如果做到这两个方面,对于君王,百姓就像爱戴父母样爱戴他们,瞻仰他们就像瞻仰日月一样,尊敬他们就像尊敬神灵一样,畏惧他们就像畏天雷一样,这是他们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子民,子民!你得真心拿他们自家当孩子!

        从以前国家兴亡成败的情况看,只要百姓怨恨,人心背离,那个政权没有不迅速灭亡的。国君即使愿意悔改,也来不及重新安定国家的。百姓对于国家的爱戴,是慢慢积攒起来的,惠民得趁早;如果等到事情不好了,再后悔,那已经无济于事了。历史有一种不断重复的现象。后人总是见到前代君主的覆灭,指点人家如何错误,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

        积德者昌,纵恶者亡!

        你觉得他像谁?

        马周怀才不遇,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瞧不像《三国演义》的庞统,庞统当耒阳县令,可庞统每天喝酒睡觉、不务正业,直到张飞来了,百余日的公务,半天就做完。令张翼德深受震撼。马周,需要类似的伯乐。他有!

        至于烧奏折,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什么不让君主的过错流传后世,关键防止政敌玩儿清算。无中生有都可以,何况是在你的奏折中找茬。他虽然死了,可他身后呢?亲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