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征战(19)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3 征战(19) (2 / 2)
        此时萧珺予留给周怀敏的神臂弓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数轮激射过后,商水军被打退,不敢近身,成功完成了掩护撤退的任务,而后策马追上大部队。

        沈焱一行并未跟着他们撤退,而是选了个灵气充沛的深山旮旯里安置下金屋,要养护刚刚渡劫大难不死的江洳涣。

        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随行,这次澜沧军非战斗减员的情况是开战以来最严重的,重伤未及时诊治而死的,冻疮引发其他宿疾不治身亡的,后来还有饿死的……撤退后的澜沧军缺衣少食,士气低落,哪怕那夜都亲眼看到了龙,也没法子激励到将士们。毕竟比起那些虚的,还是吃饭穿衣保暖比较重要。

        但将士们不太在意的东西,传到京城里的达官贵人耳朵里,可就了不得了。都知道了“真龙”在澜沧军营里显过圣,不消说,这是大大的吉兆!说明澜沧国会是天下正统,天道在澜沧国这一边!

        也是因为真龙显圣,君王天颜大悦,群臣祝贺。

        至于吃了败仗的周怀敏,朝臣非议颇多,便有大臣认为是他延误战机,本该一开始围城就强攻占领枣阳城,而不是数月一直围而不攻,只采取招降的法子,太过消极。不然澜沧军这次不会如此失利,吃了败仗不说,更遑论还损失了那么多重要战略物资。更有人挑刺周怀敏出身商水国,道京城已有流言蜚语,说是周怀敏念故国之情,对商水国留了手,有通敌之嫌。这里头自然是一些看不得周怀敏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小人,一逮着他吃败仗的错处自然要借题发挥添油加醋。

        其时萧珺予还在京城,京中有关周怀敏的传言确实非常多,传到了他老子耳朵里一点也不奇怪。那些信王党羽以及心怀叵测之人在朝堂上诬蔑周怀敏,想借机剪除他的羽翼,实在不意外。别人出了招,萧珺予也不能不接,他自然是不能放任朝臣们往周怀敏身上泼脏水的,她被拉下马去,对他可一点好处也没有。

        原本他这趟回京,的确是有动了禀明周怀敏女子身份,请他老子赐婚的念头,好在他都还没安排人制造舆论散播巾帼英雄的故事,前期准备工作都还没开始做,信王党羽已经出手,他这个念头只能流产。不敢想象若是他先前已禀明心意,对周怀敏和他自己会有什么影响。

        信王势力绝对会揪住这个女扮男装从军入仕的欺君大罪咬定青山不放松,直到搞死周怀敏。光光这一次小小的败仗,就已经让他们这么兴奋了,真是不敢想象他们知道周怀敏是女儿身会有什么状况发生。萧珺予都后怕不已,好悬!

        在萧珺予和其他一些文武官员的劝谏下,澜沧国国君没太责难周怀敏,下了一道诏书,命周怀敏安抚部下,稳定军心,待开春再纠集重兵攻城,必须一举攻克枣阳城,否则便要降罪。也是,枣阳城又不是军事重镇,防御甚至还远不如昭阳城,被枣阳城拖了这许久,实在说不过去。朝廷又从各处征调粮草物资,力争早日送往前线。澜沧国国君希望早日看到覆灭商水国的捷报,他也相信,神龙都显圣了,他一定就是这片土地的正统之主。

        正如沈焱所言,萧珺予这次回京,姻缘又动了。

        尚书陈政之女倾慕萧珺予已久,有意想将女儿嫁给他。东宫太子妃之位已空悬三载有余,萧珺予也确实是到了重新娶妻的时候。

        陈政一门源出河西陈氏,是世族里势力较为强大的一支,朝中势力遍布,又是主张改革的新派,颇受今上重用。陈政更是铲除儒释道的得力干将,也因为他的政治主张受国君青睐,当之无愧是澜沧国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萧珺予若能娶陈氏女,自然是再好也没有了。现在澜沧国就是革新派的天下,陈政若成了他的老丈人,便能争取到革新派的支持。这是多么重要的一支支持力量啊!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母亲不受宠,早在打压外戚的时候,母族就差不多被铲平了,基本指望不上,但凡能多争取到一个支持者,那必然要好好争取的。

        陈政也毫不避讳地给了萧珺予暗示,萧珺予不是傻子,焉能领会不到?而且这门亲事国君准定会同意,因为尚书之女嫁给太子,身份上是匹配得上的,且陈氏女恋慕太子也不是秘密,京城中与此有关的传闻也传了多年的。

        但萧珺予在面对这个唾手可得的机遇时,却陷入了犹豫不决难以取舍之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