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6 征战(12) (1 / 3)
傍晚时分,萧珺予率大军浩浩荡荡行至曹县,下令在地势开阔处安营扎寨,他此行携了很多物资补给,同时还带来了整编后的五百人神臂弓营,这五百人也都归在周怀敏麾下,凭她调遣。
神臂弓其实不是弓,而是弩,射程比寻常弓箭要多出上百步,穿透力强,射速快,且劲力十足,杀伤力极强。
弓弩本就是澜沧国的传统强项,原先弓弩只能单发,此次萧珺予带来的神臂弓营弓弩是改进过的,一次能三连发,更节约了更换箭矢的时间。
澜沧国此次攻打商水国是下了血本了,大杀器一样一样开始井喷似的亮相。继破儒释道,内政外务改革已近十年,现在便是小试牛刀的时候。
萧珺予还带来了朝廷对周怀敏的嘉奖。
当日便大犒三军,休整三日,继续向东前进。
沿途所经之处,十室九空,老百姓差不多都跑光了,只剩下了老弱病残跑不动的。那些房子都是大门洞开,看得到里头被翻得东倒西歪,像是被洗劫过,满地狼藉。
距离曹县陷落已经过去了近两月,翰林学士承旨张浩然与另几位主战的文臣武将费了许多口舌终于力挫主和派,让君王下定了决心抗击澜沧。由于边境战事僵持数年,朝中早已习以为常,并未做充足准备,此时仓促调兵遣将倒颇为麻烦,出了好些纰漏。
商水国的改革其实比澜沧国还早,但因党派斗争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等原因,成效反而没澜沧国那么明显。
对于国家而言,十来年的改革实在就像弹指一瞬,将将才确立了新法在全国百姓脑子里有个概念,实施起来便如刚过初始阶段,许多利于耕种的律法才在东部地区取得一些成效,中西部都还未及铺开贯彻的。
商水国据东靠海,地理位置是极佳的,国内地貌丰富,西北部多高山,西南多高原,整个西高东低,水量丰盈,发源于雪域高原的大河大川由西往东奔腾入海。东部尤其水系发达,土壤肥沃,最适宜耕种,这里也是商水国最重要的粮仓。
张浩然是坚定的革新派,他从庄国投奔到商水国的那年,正值商水国革新派左丞相吴庇掌权,新法进行得如火如荼。张浩然被新政吸引,成了政治革新的死忠。不料三年后吴庇暴毙,守旧派把持了政权,在朝手握重权的革新派几乎都被排挤陷害贬出了阳城。
那时候张浩然还只是个小人物,正在东部地区做个小小县令,兢兢业业贯彻落实新政。革新派倒台的倒台,外放的外放,几乎看不到翻身的希望。若非那年传统中部产粮区遭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灾,国家财政陷入危机,而一向不被重视的东部平原地区实施新政取得成效,喜获大丰收,新政几乎便要被守旧派全部废除。
当时革新派的官员多是被贬在东部郡县,那次调集粮草赈灾,便是他们贡献最大,张浩然辖下的下安县产粮量更是居全国之首。也是从那之后张浩然仕途通达,从县令一直到郡守,再到革新派被重用,重登庙堂,执掌权柄,他被调入京师,受到革新派重要领头人石守义赏识重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