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啃不动的八股文 (2 / 3)
要想一辈子都这样无忧无虑,就只能通过科举取得秀才的功名。。或者干出一番业绩来,混一个九品的芝麻官。
一想到这里,何瑾止不住对那位建文大帝有种深深的怨念。
至于混杂流闯官场,显然比不上科举正途。尤其身为穿越人士,何瑾更知道一个王朝的发展趋势。
纵观整个历史,一个朝代创立后,便会经历一个转型期。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武将勋贵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在沙场上连一个普通士卒都拼不过的文官们,却会高踞朝堂、指点江山。最后在皇权的推波助澜下,文尊武卑,文官会将武将勋贵们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是君权王朝的通病,也是历史规律。毕竟,开国打江山时要靠武将勋贵,可治邦安民、调和阴阳,还是得靠文官。
眼下的大明堪堪创立不过百年,正是勋贵尚未完全彻底退出政治舞台,文官们却以着强劲的势头后来居上的阶段。仅凭这个趋势便可预见,不远的将来,文官就有可能骑在武将勋贵的脖子上!
而有了秀才的功名,何瑾不但可以承袭了爵号,更混入了读书人的圈子里。如此一举两得,进退自如,最符合他目前的需求。
只是,想要考取秀才功名,就必须学会制艺,也就是传说中的作八股文。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可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可你以为形式古板这就完了,才不呢。
明朝统治者们还有杀手锏,这一招才是最厉害的。
明朝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写文章,这个圣人是谁呢——朱熹。
朱熹曾经给四书写过注,也就是标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学子,必须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来答题。
天可怜见!朱圣人当年可能在上茅厕想出一句,写下来,吃饭时又想出一句,写下来,本来就作不得准,而过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在是一种折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