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我可不是被告 (2 / 3)
绕过戒石,便看到戒石背后对着大堂的地方,刻着触目惊心的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写给堂上官看的,县老爷在大堂问案,一抬头就看见这十六个字,那真是相当的刺激。
戒石亭是何瑾记忆里明朝的特有产物,之所以他有时也把这个陌生朝代与明朝混淆,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个“明朝”与他记忆里的“明朝”,实在有太多的相同之处。
这个明朝的开国太祖,也是草根出身。年幼时贫寒交迫、父母双亡的遭遇,使得开国太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故而,这个明朝对遏制贪官污吏也是竭尽所能。除戒石亭之外,也有过剥皮充草、贪污六十两砍头抄家的严律重罚。
何瑾这会儿所在的这个时代,距离开国尚未百年——有这样的传统在,他认为赖六纵然跟衙门有勾结,但也就是跟一些胥役、佐贰杂官有来往。
至于十年寒窗、两榜进士出身的县太老爷,还犯不着在高压的大环境下。跟一个连缙绅员外都算不上的二地主打交道。
像这种过堂判案,完全是由县老爷一锤定音的。只要县老爷没被赖六污染腐蚀,何瑾觉得官司还是有希望的。
刚想到这里,高峻威严的堂上两列对面而立的皂隶,手持水火棍齐声喊起了‘威武’的声音,打断了何瑾的沉思。其中一皂隶走来月台,对着何瑾大喝:“大老爷有令,着被告何瑾上堂答话!”
何瑾留下了福伯与徐渭,独自上了大堂门外的月台。月台上有块石板,石板上跪着一人。。正是恶人先告状的赖六。
不像后世原被告平等,在古代原告是享有优势的。
比如口供矛盾、堂官难以分辨的时候,总是要先打被告......这就是“恶人先告状”的来历,先告状的就是原告,可以借此规矩欺负被告。
赖六如此鸡贼,自然抢先拔下了一筹,占了一丝的优势。
有意思的是,何瑾看到今日赖六还没穿那料子光滑的丝绸衣服,反而穿了一身粗糙的短打,甚至那衣服上还有几个补丁——这副寒酸可怜的打扮,再配上他此时低眉顺目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受主家糟蹋欺凌的哀怨小受。
懒得多瞅,迈步走向石板的何瑾昂然而立。。顿时犹如一株芝兰玉树,与跪在地上猥琐的赖六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堂内部光线略微有些暗,但种种细节状况仍旧落入了何瑾的眼中。
大堂正上是‘明镜高悬’的匾额,匾额下大老爷坐的后方,是一副巨大的‘海水朝日’屏风——这匾额和屏风寓意分别是‘时刻保持清醒’和‘不欺百姓、不负家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