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 (4 / 5)
其余的各家,则是和昌文侯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在各处州县都有着关系的大能人物。
也只有这些人才敢明目张胆的贩卖东藩盐,要知道虽然朝廷有律令允许东藩煎盐煮盐出售,不算私盐,但官字两张口,要是普通的商人敢公然发卖,先将货抄了,再把人关了也不在话下,闹上一通,就算将人放了,那些小商小贩谁敢再上门来买盐?还不如偷偷买私盐,总比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出事要强的多。
“那边就有侯府的人等着。”徐演达和魏九真一起指向官道尽途,从海滩港口走了不到二里地就进入了正常区域,在月色下可以看到远近到处都是房舍,曾经在青年时来过东藩的陈笃竹对此表示相当的惊讶,他沉声道“九弟到东藩来时我曾经笑过他,除了中寨外这里就是荒岛,现在看来,我是太浅薄了。”
魏九真道“我来时也吓了一跳,这么大的手笔,怕也就是南安侯能做的出来。”
“昌文侯府也出力不小啊。”各家关系都很亲近,徐演达开玩笑道“贵府侯府,替南安侯修的别院就花了三十万贯,还盖了大量房舍。”
“若不是两家合力,是没有这般大的成就。”陈笃竹笑道“不过有一说一,若是昌文侯府,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铺成这么大的摊子。”
按昌文侯府的想法,定然是把港口仓库扩建一番,修几条主路,这就足够了。
因为种田的人不必太享受,而岛上的贸易规模肯定有限,不需要这么大的港口和大片的贸易区和仓储区。
但眼前已经弄成这般模样,也就只能接受。
“以南安侯的经济之道,东藩的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徐演达和魏九真等人默契于心,同时这般说道。
陈笃竹只能默默点头,心中还是微微的感觉不以为然。
东藩这里就算真的有大量海盐,每年能出个过百万石盐,这个产量就相当惊人了,长芦盐场一年也就差不多几百万石。
以福建路来算,一千五百万左右的人口,以福建多山少田的地理环境,这个人口密度相当大,也使得福建人一直敢闯敢拼,有往海外发展和移民的传统。
只要东藩这边发展的好,不需要鼓励发动,那些在家乡过的困难的福建人会络绎不绝的自发移民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