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岛上日常 (7 / 11)
在此前华夏的黄道婆,单脚踏机,其原理还是节省人力而不是提高效率,珍妮机才是真正的破时代的发明,从那之后,毛纺业,棉纺业,成为影响未来几百年的工业的基石。
在珍妮机之后才是水力纺机,需要建造高大的厂房,用水流带动织机和纺机,原理上也很简单,也需要大量的工人照料那些机器,只是比每人一部织机要高效的多,产出也是要大的多。
对建成工厂造出水力机器,徐子先向来没有丝毫怀疑。
这东西的原理都相当简单,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当然学习过,甚至徐子先能画出珍妮机和水车织机的草图。
当然不可能把每个零部件的构造都画出来,但大体的工作原理和模样是相差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偏差。
一群普通的工匠都能按徐子先的吩咐把水力织机给造出来,更不必提还有傅谦这个杂学和匠学的大宗师在。
试验机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试制过了,并且运作良好。
现在则是开始大规模的兴造厂房,规划机器的安装点,大规模的制造业需要详细缜密的规划,英国人的工厂一般都会有几百部机器,几千个工人,东藩的纺织工厂可能会有更多的机器,更多的工人。
毕竟是以两大侯府上百万贯的投入来做这件事,光是人力就有好几百人工匠和好几千的壮丁,在目前来说,这件事投入最大,花销最大,连李仪和孔和都每天带着人在工厂附近督工,每天需要的食物,工钱,包括购买机器和原材料的费用,孔和都是不打丝毫磕绊就下令拨付。
所有人都明白,现在是十几万亩的棉田,几百万斤的棉花,未来是百万亩以上的棉田,几百万石的棉花产量和几百万匹上千万匹的棉布。
若不是徐子先规划出来的这个宏伟蓝图,昌文侯府当初也不会迅速上了套。
甚至徐子先怀疑,他和陈文珺的婚事,是不是陈笃敬也是拿这事当了筹码来说服昌文侯府的族人们?
南安侯府的棉布主要会用来出口,这方面竟争不是很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