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 (1 / 5)
        骑兵向东南方向驰去,何百户便令十余个警备士带着兵器,加快速度走向左侧方。

        这时候已经出村十余里,过了渠道区和农田区,有大片的荒地还没有开垦,但已经规划出雏形,外围的渠道也在修造,还会挖井水源。

        这里的荒地在烧荒后,两三年内都不必考虑肥力问题。

        如果日常的收粪积肥和隔几年大规模挖一次河泥,土地肥力的问题也不是太难解决。

        这年头的土地出产之所以不高,除了良种,农药,各种激素也缺乏之外,主要的问题来自于缺水,病虫害,土地肥力不足等各方面。

        如果是杂草一类,后世是喷药了事,这个年代没有药可喷,但百姓们不怕吃苦,就算几十亩地都长草,可以日夜不停的劳作,锄草都是不在话下。

        但良种选育是门学问,高产,抗倒伏,抗旱,抗涝,还可以抗病虫害的良种,这年头上哪儿找去?

        另外很多催产素,还有很多打虫的药,这年头肯定也没有。

        对抗病虫害,就是用烧掉积草的办法,烧一次,虫害就小的多,这也是土办法。

        积肥是最大的难题,仅次于水利。

        如果风雨不调,谁也没有办法,东藩这里水利充足,大量的水车和挖掘出来的水井可以解决水源问题,剩下的就是积肥。

        原本的办法是轮耕休播,比如一百亩地,今年种五十亩,剩下的五十亩摞在那里,隔一年或是两年再种,用自然的办法使土地恢复肥力。

        这样的做法,人均人口不能高,每家每亩最少要五十亩到百亩土地,这才可以温饱。

        唐时授田,每丁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年老残疾者减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