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别 (2 / 4)
连续两个多月时间,报界和民间的舆论一直拿徐子先在岐州的行为做文章,后来都是一致断言,南安侯对陈于泰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现在现实狠狠打了李谷一耳光,他的谋划更象是孩童的胡闹,报界丢脸的同时,更丢脸的就是李谷和其身后的赵王。
“殿下,当然不断,反受其乱……”赵王久久无语,李谷只能起身告辞,面色当然是十分难看。
待李谷出门后,一旁的徐子文对赵王道“父王,李先生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再这么下去,徐子先任观察使,手伸到厢军之内,再立下什么功劳,有老相国和齐王,安抚使一起保举为副都督,就算其还是南安侯,对父王的威胁还是太大了。”
“你到底要说什么?”赵王颇为不悦的道“李谷昏了头,你也跟着瞎闹么?徐子先现在事事比你们兄弟强,越是这样,越要镇之以静。你多看看史书,多少惊才艳艳,暴得大名的青年后生,看似厉害,最终在史书上的官职却相当有限,而那些不声不响的,倒是全部做得丞相,三公,大将军,你们兄弟,就站稳了脚步,一个国公身份也跑不掉,徐子先再放他折腾十年,能当上国公,老夫就当他厉害。”
赵王在关键时刻,倒也确实是有几分见识。
确实是如他所说,史书上被记录的才华之士不知凡已,而同时期那些年龄相当,只家世略强的,却是不声不响的位至公卿,甚至不需要劳心出力,每天随意勾当公事,轻轻松松就能位至三公,还留着雍容华贵的气度和声名。
而辛苦做事的,看似有沉甸甸的功劳记录着,其实一步艰辛,最终的成就却是不如那些籍籍无名的贵人们。
徐子先的身份摆在那里,天子和赵王一系的忌惮也摆在那里,立下再多的功劳,爵位和官职却是难升。
徐子文却道“父王太乐观了吧?有齐王大力支持,先观察使,再副都督,再国公,请问天子怎么搪塞,说我父子忌惮徐子先有意储位吗?那不是把事情摊开来交给众议?若真的有公议,请问是我三哥还是我,更有资格和徐子先争?父王要镇之以静,也要看本钱,父王已经年过五十,徐子先才二十!”
赵王悚然,这一下他真的明白了。
人心在徐子先那边,时间也是在徐子先那边。
“我明白了,不过李谷的办法不行,伏兵袭杀亲王,简直是胡闹。”
徐子文还要再说,赵王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再说下去了。
见父王如此,徐子文知道已经说服,当下身子往后缩了缩,整张脸也缩在烛火的阴影之内,看起来格外的阴沉。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