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先机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先机 (1 / 2)
        徐荣与董卓商议了半个时辰,随即领命出征,此次分兵出征,徐荣算是头一次领兵过万,历年能够在某集团中分兵独领一军的将领,基本就意味着已经成为该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未来的飞黄腾达也是情理之中。

        但徐荣没有任何兴奋之情,只是一路沉默,回到自己帐中收拾要物,常年随他征战的裨将得知这个消息后,甚至无法从徐荣脸上获得一丝情绪波动,不由得奇道:“将军往日自叹不已,今日能够独领一军,说明在太师心中举足轻重,怎的如此沉默?”

        徐荣摇首叹道:“这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情,你且去召集士卒,半个时辰后太师拨调的六千人马就要到了。我们琢磨一下如何混编,混编结束后我军立刻出兵新城,时间紧要,赶紧去吧。”

        看着裨将带着一脸疑惑离去,徐荣闭上双眼,开始回想厅堂中太师软弱的神情,往日太师的强势都使他忘了,这个逆袭朝堂横扫士族的男人,已经年近花甲,他已经远没有当初那样孔武有力,头发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短短一年间迅速变得花白

        董卓老了,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他的意志,都已经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了。。而他的对手们,袁绍、韩遂、马腾、王允甚至是黄巾、白波的首领们都比他年轻,富有活力,整个朝堂的重担使他的眼神由清澈变得浑浊,杀气四溢变得安静祥和,即使是董卓本人仍然拥有其余各方所没有的智慧,但如此下去,未来的局面只会越来越恶化。

        徐荣止住联想继续往下,他知道自己再想下去,只会扰乱接下来的战事,而自己恐怕也会做出不理智的抉择,如今自己被太师任命为一军统帅,职责重大,而身份敏感,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揣摩研究,而太师手下的情报网由贾诩一手组织,那个男人是除太师外徐荣唯一敬佩的奇士。

        没有花哨的出征仪式。。此次出兵新城本就是隐秘为先,速度为先,最后一批斥候的报告还没有送到,徐荣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征战本能来判断形势,万余将士开拔出城,洛阳城中其余正在休整的将士好奇地看向向前驱驰的战友,但很快在道路上便只剩下烟尘杳杳。

        出洛阳南下,便是伊阙关,沿着伊水一路往西南处走大约七十里,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新城,但徐荣并没有选择这条最近的路线,由于得到了董卓授予的便宜行事之权,他出洛阳不久便做出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还要分兵?”裨将乍一听徐荣的命令完全不得其解,只能问道:”大人,现在我军人数仅有万余,虽不算军寡,但孙文台五万部众,远胜我军,我军之要务,在于快速入驻新城,以便威慑敌军,如果分兵前进,会产生太多变数,还望将军三思啊!“

        徐荣驻马远望,沉着道:“你这些话问题不大,但是你犯了一个错误,你只考虑了我军,而没有考虑孙文台的想法。“

        裨将奇道:“孙文台的想法?孙文台如今正围攻阳人,哪怕攻下也需要时间休整,哪里有空心念他处?“

        “那好,我且问你,阳人是大城还是小城?”

        “河南郡伊阙以南只有梁县能够称为大城,即使是新城也不过能驻军一万,而其余几处皆是只能驻军四五千的小城,阳人自然也是小城。”

        “既然你知道阳人是最多驻军四五千人的小城,且阳人今驻军最多两千,孙文台当世名将,五万大军岂会尽数坐困于城下?“

        “这……”裨将一时间瞠目结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哒起。

        徐荣叹息道:“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其中的知己知彼,不光是要知道己方与敌方的军力布置,辎重多寡,也要明白敌军将领本人的特点,昔日长平之战,以武安君代王龁,唆使赵王以赵括代廉颇,而后方可进行决战。如此便可知将领之变化能对决战带来何等之巨变!”

        “伊阙关以南,我军能够制衡孙文台北上的据点只剩下新城一座孤城,你知,我知,太师知,孙文台亦知。如以十则围之来估算孙文台围攻阳人之兵力,孙文台亦至少有三万兵力可随时调动,如我所料不差,孙文台应该已经派了一支伏兵在伊水等待我军南下。”

        这裨将听得一身冷汗。。再南望时,只觉得苍穹之下,正有巨兽在前方蛰伏待发,杀机四溢,可再转念一想,还是不明白:“那大人为何还在此分兵?我军本已兵寡,再次分兵还如何进驻新城?“

        “我将军中两千骑兵尽数拨给你,你沿路大张旗鼓,但是切记,一定要慢行,即使太师后方催促,你也不要管,这七十里路,你就给我走满七天,一天走十里。我准备带领其余弟兄取道陆浑关前往新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