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闻达于诸侯 (1 / 2)
“这就是河内战事的全部经过?”袁绍放下手中简牍,神态上显然还是难以置信,但这当然是正常的,当你的宿敌已经击溃了你的全部防御,你如何相信他会收回拳头转身离去,何况此时的你只能再挨最后一击。
荀彧没有立即接话,因为此次河内战事中,主君袁绍扮演的角色过于尴尬,现在于夫罗的倒戈一击,已经将王匡和袁绍之间的联系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无论怎么说,都会触碰到袁绍的决策失误。
这是袁绍所很难容忍的。
与其自己直说,不如给袁绍更多的时间让他自己思考,袁绍是一个极善谋划的君主,他的谋略并不输于他手下的那些谋士,只是他太过聪明。往往在关键时刻缺乏一锤定音的魄力,此次战事也正是由于袁绍的观望态度,才导致接连两次大战都变得不汤不水。
果然,没有立刻得到荀彧的回答,袁绍也不恼怒,他只是继续自语道:“河内形势,本来已经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局面,董贼包围湛城,轵县及其周围城垒都尽数归附,温县也主动联络孟津贼军,眼看整个湛城和河阳都要被他包围,他真的只是惧怕刘备奇袭洛阳,而撤军回师么?”
“断然不会!”袁绍很快下了定论,也是绝对正确的结论。。他在洛阳与董卓争权时,就深知此人本性是一匹狼,只知进,不知退,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洛阳全面落败,逃到渤海。如果不是已经遭遇了事关生死的危机,他绝对不会主动撤回。
如今在关西,居然还存在能够威胁到董卓政治生命的势力?
想到这里,他心中惊骇万分,向荀彧询问道:“文若,你可知关西如今有哪些反董势力尚存?”
这是个很纯粹的陈述题,对于荀彧来说自然是信手拈来,他答道:“禀使君,据我所知,关西反董者多矣,然可为雄者,唯有三方。西为韩遂马腾,车骑将军昔日讨灭王国叛军,然韩遂马腾尚未平定,韩马羌寇。。穷凶极恶,凉州诸郡,多为韩马等所据,董卓能抚而不能平。”
“南有南阳黄巾马相,流窜巴蜀,纵横四郡,官首为旗,赤膊为号,聚众十余万,益州为之骚动,然与关中相距远甚,董卓有心而力不能及。”
“北亦为蛾贼余寇,多为贼首张角之余众,自角事败,多出冀而入晋,中平五年于白波谷复起,号为白波,北联匈奴,西合羌胡,十年久战,无人能平,可谓天下贼首。”
袁绍听罢,一手扶首,一手敲击两声桌案,随后道:“文若言韩马能抚不能评,马相力不能及,言下之意,是断定白波贼在河东再掀动乱了。”
荀彧行礼道:“此乃军国大事,彧岂敢断定,只是白波动乱,确是最大可能。”
袁绍笑了笑,低头沉吟片刻,自语道:“白波,白波,嘿,我却是从未想过从这一手,只是现在形势变幻,我军是绝没可能在短时间消灭董卓那个老革,只是韩馥却不好处理。”
荀彧在一旁身边一震,但还好他反应极快,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和不满,让袁绍没有察觉。
此次的酸枣联军总算是从心理上开始破裂了吗?荀彧在心里苦笑,他不是没有感觉到袁绍对匡扶汉室的不积极,但袁绍到底是整个士族的领袖,他是最有可能击败董卓的人选,如果袁绍也不能成功,那么就只有一导致一个结果,重整天下的鲜血,必将淹没过活着的每一个人。
袁绍已经不准备继续与董卓僵持,即使遭遇了两次大败,但在关东,能整合关东士族力量的人,仍然只有他一个,只要他愿意继续以讨董为第一目标,关东和关西的绝对差距,未尝没有胜利的可能。可他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绝无丝毫胜利的可能。
自己恐怕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主君,这样一个念头闪过荀彧的脑海,并逐渐占据了他的全部意识,是的,自己恐怕只剩下了这一个选择,只是袁绍既然能成为关东诸侯的盟主,那自然是诸侯中的佼佼者,能比袁绍强的主君......荀彧想起那在诸侯之中主动请命西进的身影,眼中闪过一抹亮色,立即就下好了决心。
只是在这之前,他还有很多事必须要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