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信标 (4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信标 (4 / 9)
        这个夹带着惯怒、失望以及颓废的声音惊醒了晓。

        晓连忙问道:“怎么了?还有这个是什么装置?”

        雾大师拍打一下栏杆。。仰望这座壮观的机械装置,缓缓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超距通信装置的原型机。尽管这些庞大的外形,让人一下子认不出来。”

        “超距通信装置?”

        然后雾大师充满耐心地向晓细细解释一番。

        联邦有句古谚“火炬照耀下,皆是联邦光辉。”,这里面说的是联邦大航海时代的通信设备。

        那时期的联邦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几乎人人都是冒险家。一人成船,便只身闯荡星海,这既是风尚,也是荣耀。联邦之外的星海,浩翰无尽,无远无弗,飞船进去之后,渺小如天地之一粟,如果没有可靠的联络设备。。自然容易迷失。

        在大航海时代初期便出现名为“火炬”的通信设备——围绕一种具备空间折跃特性的光之粒子而创造出来的可控的小型装置,它与名为“灯塔”的智能信号塔——以纳米级可以自我生长的合金材料搭建并配合受控性的纳米级单元智能机器人,可自行吸能、自我维护、自我防卸、具备接收和放送,以及自备辩识和监控信息流,组成便携式的超距通信装置。是那些探索星空的冒险家、异星殖民的宇宙商人、异域流浪者诸如此类的必备之物。

        在异域行星之中种下“灯塔”,点燃“火炬”,那些信息便可以在“灯塔”之间无视遥远的距离(当然这距离是有一定范围的),进行跳跃,使得人类迅速与联邦的通信网络取得联系,而不致于迷失。所以,简而言之,这也是行走星空之中的航标,它像火种耸立在漆黑的茫茫星海之中,既是播撒着荣耀的文明之光,也是依靠着这些耀眼之光指引着开拓者前进。

        尽管存在着信号一定的延时、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容易损坏等诸如此类的弊端,但是依靠这些“火炬”,联邦公民即便各分天涯海角,依然团结拥抱一起,而联邦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后来历经与帝国二次战争、内战,以及如今和平年代,这种通信方式一直得到广泛应用,至今是星海航行的主流通讯方式之一。

        此外,还有一种通信方式,出现得比较迟,大概是联邦内战之后,为第一研究所所发明,大规模普能及开来还是百年前的事。这其实是对“火炬”通信应用的补充。毕竟,它最初是考虑火炬的弊端,才进行研发的。出于“在星海深处能不能直接将一束信息流投回到联邦境内”这种考量,而进行研发出来的。

        这意味着“火炬”只需在最终以及最初的“灯塔”之间进行跳跃即可。而无需经历一排排一列列“灯塔”进行不知多少次的跳跃。这里面便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并且相当于具有“即时性”效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