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议论朝政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议论朝政 (3 / 4)
        曹操又看了一眼董祀:“你想说什么?”

        董祀答:“眼下这腐败透顶的宦官把持的皇朝,是否已到寿终正寝时刻?大人是否应为朝代更替助一臂之力?”

        曹操大笑:“难得祀儿小小年纪出言不凡。”他拍了拍董祀的肩膀:“可是,做事不可一意孤行,绝不可鲁莽冲动。”

        “嗯?大人何以口出此言?”

        曹操又叹了一口气:“做事一定要审时度势。不然不仅成不了事,搞不好还会丢了性命。”

        “大人意思是指……”

        接下来,曹操说了一件事。不久前,冀州刺史王芬听到一个术士说。目前天象对宦官不利,皇帝身边的官宦看来都该死。王芬认为时机到了他,表态愿意立即驱除宦官。很快地,王芬就联络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密谋废除汉灵帝,另立合肥侯为帝,同时剪除皇宫内所有宦官。他们想得到曹操的帮助,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我告知他们,废立皇帝的事是天下间最不祥的。古人施行成功的,只有夏朝的伊尹和前汉的霍光。伊尹心怀至忠又据有宰相的权势,位列百官之上,所以才能完成废立。霍光受到了先帝托国的重任,又凭借皇室宗亲的地位。。而且内有太后秉政的权重,外有群臣同心的大势,加上昌邑王即位没多久,朝中也无同心官员,故霍光计策施行便宜迅速,事情完成就像摧枯立朽。现在你等只见古人成功,并未看清当前困难。各位好好想想,当今朝中情形与尹伊和霍光时代相同么?你们结众连党与七王之乱有什么差别?合肥侯的地位是否就像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呢?如此蛮干,你们不觉得很危险吗?”

        “后来呢?”董祀听曹操这番话,方知曹操确实厉害。他把历史和现实分析得很透彻,头脑清晰绝不盲从。

        “王芬一伙唆使皇上北巡,企图在路上对皇上动手。但在路途中。。北方天空出现红色之气,太史官对汉灵帝说此乃不祥之兆。故汉灵帝放弃了北上。王芬等人以为汉灵帝发现了他们的诡计,遂心虚害怕自杀了。”

        董祀说:“哇。虽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个王芬和他的同伙真是一群蠢货,不会审时度势,仅凭术士的一句话就盲动,失败是必然的。”

        曹操捋着胡须道:“对,我并非不想清除宦官贼臣,还朝廷以清廉。但目前尚不是时候。”

        曹操又告诉董祀,自己任顿丘令第二年,曾经因为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获罪而受“连坐”被免官。宋奇是当朝宋皇后的兄弟,宋皇后本来很受宠幸,因被嫉妒在宫斗中落败,遭受嫔妃和宦官的诬陷被废,其父亲兄弟都遭诛杀。那时一人获罪全家倒霉啊。又过了一阵子,皇帝下诏让公卿举荐能通古本《尚书》、《毛诗》、《左传》、《谷梁传》者各一人任命为议郎。曹操在学业方面及其精通,因此得到了重返朝廷的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