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家乡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家乡 (1 / 4)
        世界很大,舞台也很大,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到台上去翩翩起舞,成为聚焦点。

        后坝村是一个人口将近三百户的中等村落,整个村里的人大多姓吴,只有少数几户外姓是由其他地方迁移而来。而黎家湾的人就是在清朝时期迁移来的。

        按照爷爷的说法,黎家湾祖上是清朝一位姓黎的进士,只不过经过漫长的繁衍,这才形成如今的黎家一脉。

        当然,祖传将近三百多年,黎姓族人远远不止黎家湾这一支。单单据黎安洛所知,整个fg县有十多个村落都是姓黎,而这十多个村的发源地都是一个地方,除去后坝村黎家湾,在凤岗县内其他地方还有不少黎姓支脉。

        而且,黎安洛小时后曾听族中长辈提到过,黎姓族人除了大多数在凤岗县扎根,还有不少人去往外地闯荡,从而在外地扎根落户。

        虽然黎安洛不知道整个黎姓族人有多少,但他却能在后世每年热闹的宗族祭祀上看出黎姓一族的庞大。也有说黎姓是古黎国的后裔,后黎国被姜子牙灭亡后,黎国后人便以黎姓居之。

        记忆中,一零年后每年大年初一黎姓宗族祭祀在宗族庙地举行,那一天,来往黎氏宗庙的人数觉不低于数万人,这一幕带给黎安洛的印象很深刻。

        尽管黎氏一族支脉众多,但是各个支脉间的联络基本很少,更不要谈熟络程度,就连黎家湾内,每家每户除了至亲家人,和其他人家的关系都保持很淡。

        毕竟,对于常人而言,只要是出了五服之外,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陌生人一样。

        离开自己院子,黎安洛朝着那颗古老的杉树走去,然后顺着村里小路转悠。

        一路上,黎安洛很少见到年轻人乃至中年人,只有看到一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和一些小孩少年。

        留守孩童和老人众多,这就是后坝村普遍现象,或者说是整个gz农村的普遍现象,那些拥有劳动力的年轻人都在沿海城市打拼赚钱,只留有小孩交给家中年迈的父母照看。

        据黎安洛了解,后坝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gd省那边闯荡,做的工作也大多都是匝钢厂这一块,而女性做的工作也多是纺织行业。

        这些外出务工的人,除了每年年底回家过年,其他时间大多都在外地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