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 (1 / 5)
        如此看来,商户需另设一个府衙来专门帮助一些乡村下户和坊郭五等下户脱贫!

        这脱贫的方式,便如赵桓搞的一个农学速成馆一样,教授乡村下户一些他们不懂,但对他们又有实际用处的知识。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知识就是力量。

        帮助他们提升力量,营造好的社会环境。

        徐处仁道:“臣亦赞同赵相公所言,如此这般,方为圣道,便另立一府衙,专门传授百姓农学、工学或商学,甚至大学也不拘泥于少年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朝廷不当有年龄限制。”

        赵桓道:“唐爱卿以为如何?”

        “臣亦赞同赵相公与徐相公所言,可做了两手准备,一是鼓励百姓能上学的上学,无论老少,不过下户、五等下户家中贫瘠,不一定上得起学,二是多多开设如农学速成馆这种简单之学,无偿授业,足以满足百姓的需求。”

        赵桓点了点头,如此这般,便要逆推大宋的教学体系了。

        石子明按照赵桓的想法,将大宋的教学体系分了小、中、大三等,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但其实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大学的等级,大学毕业后,是入朝为官,还是进入民间?

        进入民间能做什么?

        大宋的商业整体来说,还太单薄,就业机会不多。

        而且因为之前科举积累下来的冗官问题,实际上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性解决。

        赵桓是他娘的杀了很多人,但和五十万公务猿这种数量比起来,赵桓杀的那些又算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