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 (2 / 4)
        本来落榜后既沮丧又气愤,这回突然得朝廷授官,并且品级不低,这些人能不认真吗?

        比如被选为地方御史一职的举子吧,本来心里不服气,这下与新科进士同县为官,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盯着你,然后找到错处上本子n你,这种好事做梦都没想过。

        自古文人相轻,这个特色要好好加以利用。

        当然了,后续还要制订相关的章程,比如三年后的会试,这批举人绝大部分还要参加。毕竟进士的前程要比举人远大多了,不能只顾着眼前,还得看着将来。

        将来他们以何种形式参加会试,期间的事物由谁处理,这个得好好想想。

        不要紧,一切都要几年之后了,临时先不用考虑,这期间自然会有想出办法来。

        这些举措实施中难免会产生疏漏和弊端,不过没关系,到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或完善就好。

        以后进士中榜者要减少名额,从现在每次三百人左右减到百人,提高中榜的门槛,好让人数众多的举子、监生成为大明官场的主流,务实能干将会成为官场的新风向。

        举子、监生做官也不会到从五品为止,至少要到正三品或从二品的侍郎一级,这样会让那些举人出身的官员看到希望。

        朱由检的这些举措在朝堂上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尤其是其中一条:以后的国子监监生将会与举子享受一样的待遇。

        各位重臣大佬们家中的子弟也并非个个都是学业出众的精英。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朝臣的儿孙辈很少有文采、能力出众之人。

        虽然皇帝会看在多年老臣的份上,给他们的后辈一份恩荫,但恩荫并不能出仕为官,只能在家享受那份待遇而已。这样的情形下,若是后代再无中榜之人,那这个家族就会很快败落下去。只要几代无人出来做官,那谁还会鸟你?

        而国子监监生可以出仕为官这条政策让重臣们看到了希望,子孙后代能长久不衰的希望。因为这些重臣的儿孙都会被招进国子监中,皇帝前些时日曾经提到过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所有监生、举人都能出仕,而是要经过各项严格的考核后才可以。

        但出仕这个门槛已经降低很多了,将来自家子孙有何成就那就看他是不是争气了,皇帝的这一举措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政务改革已经定下了调子,朱由检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等。做任何事都要有过程,尤其这种颠覆性的革新,更会有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