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文会(3) (2 / 3)
王阳明转身过来,看着王艮憔悴的面容,心知他昨晚还是没有睡好,“你可以多睡一会儿,我的身体我知道,轻松许多比以前好多了,你也不用一直在守夜。”
王艮‘嗯’了一声。。却慢慢的走向床边,整理起床上被褥,“甘泉先生,昨晚派人相邀先生今天一同参加文会。”
“哦!若水先生终于来了,吾道不孤也。”
湛若水,号甘泉。是增城人,字元明。曾是翰林院庶吉士,是一位著名的大儒。脑海里浮起与甘若水初次会面的场景,自已就笑着对他道:“守仁从宦二十年,未见此人。”
甘泉也回道:“若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
自从那次二人邂逅定交,大有相见恨晚之概。于是这两位大儒,共同携手,以发扬圣学为己任。从此圣学果日趋于昌明,讲学之风大盛,直到明末,流风犹自未息。
王阳明从回忆里醒过来后,矮几上已摆上了早膳。一碗清粥,一碟咸菜,一个馒头简此而已。多年来他都是如此,不追求各人的享受,只为大众能够醒悟。
待王阳明吃完,在院子中走了几圈。天光已大亮,甘泉先生乘坐马车门外等候。
王阳明带着众弟子,见甘泉先生也是一身红色长袍,也不再客套一同乘马车前往书院而去。
王阳明看着甘泉发白的胡须,不由得感慨万分缓缓的说道:“若水兄一别十几年,虽然你我一直书信往来,但此时见面真是不敢认了。”
“岁月不饶人,老喽。”湛若水也有些落寞的道。
微微点了点头,王阳明才道:“现在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了,没想到小小的连江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变得如此繁华。”
湛若水抚着颌下发白长须,轻叹道:“后生可畏。”又看了王阳明一眼,才轻声道:“此子推行新政,且胆识过人,赈济灾民、钱法革新、变项开海。活人无数,现在看来他风光无限,其中也隐藏着莫大的风险。支持他会否得不偿失?”
看着车外看着繁华的街道,很难想像这番景象只用了一年,收回了目光王阳明才淡淡的道:“咱们不支持他,岂非白白便宜了礼仪派那些人?”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钱法革新,开海,都是利国利民之举,咱们还能活几年?再不抓紧时间,咱们就成一撮黄土。”
眼光放长远点?按说,湛若水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推行新政也好,大力革新也罢。。都是得罪人的事情,风险甚大,秦观实则便是走的大力革新的路子,拉拢他既可能受益,也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
湛若水收拾起思绪,拿起了茶壶为王阳明重新添上了热茶,放下茶壶说道:“阳明如此看好此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