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武道大赛 (1 / 2)
车间里有几十台水力织机,工厂厂区直接是依水流而建的,水流是河水,用浩大的引水工程从上而下放水,如果枯水季水流不够的话上游还有不少大型水车可以增水,另外利用很多小窍门增加水流流速,使得枯水季对生产的影响减缓到最少。
虽然水利纺织有很多的局限性,但相比人工纺织效率可增加了不少。当然现在有了水利纺织,人工纺织也不可能丢下。在另外的一个车间里,可真是另一番天地,只见有几百台纺织机,每人一台忙碌着,丝、线飞舞,布、绸成堆,用的就是黄道婆发明的三錠脚踏纺棉车。
在上游还有几家缫丝厂的工厂。也是一样忙碌,在秦观和孙半城从车间里出来时,除了听到激流带动机器动转的嗡嗡声外,还有上游很明显的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紧不慢,但一声接一声的传过来。
纺织厂招募完女工,不可能即刻就开工,这些刚招募的女工可不能直接就动手操作机器,必须要经过三个月的严格培训,女工们才能真正独自动手操作机器,否则即使这样,一旦不专心操作机器,也会出现受伤致残的情况,一些必要的安全事项,一定要多次给女工们讲解。。哪个女工不认真学习,直接开除,不认真学习等操作机器的时候那是在用生命开玩笑。
明朝末年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状态,被很多学者感到惋惜,如果没有清朝的介入,中国资本主义也同西方一样步入资本主义国家。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呢?江苏、浙江的商业发达,促使一些小手工业主雇佣有技术的手工业者,特别是纺织业率先产生雇佣关系,有了剥削、剩余价值。
明朝有规模的产业都是官办,像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盐业生产,给官员、太监们提供了捞银子的机会,贪污的温床。使中国的商业一开始就抹上官家买办的影子。西方的资本主义产生于思想的解放、大爆发。。然后做为指导意义才产生工业革命。
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还很漫长,能不能实现还两说。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寸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中央财政收入来源,这种体制的退步,导致沿海一带渔民破产,断绝了同各国之间的交往,固步自封,同国外商业没有流通,更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
现在连江出现了大量的灾民,一切的事物都以灾民维稳唯重。出现的新鲜事物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秦观签发物资押运证,使得各地商人拿着证明可以下海。各地商业隐隐的都向连江集中,连江商业也空前地繁荣起来。
“你们的丝绸最多有多少?”
“一次五百匹”
“你们多久能织出五百匹丝绸。”
“三天左右”
秦观算了算说:“还是太慢”
孙半城瞪大眼睛:“这还是用上了新机器的产量,连江就属我们家最大、机子最多,普天下恐怕除了我们再没有快的了。”
秦观说:“孙员外不要把眼光局限在连江里,放眼南京浙江乃至大明甚至……还能说你们家最大机子最多?仁德商号的马掌柜眼光可是毒辣得多啊!改天介绍你认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