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兴庆宫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兴庆宫 (1 / 4)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孙家媳妇大闹国公府一事,可谓是传的满城风雨。此事一出,众说纷纭,立马成为江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轶事谈资。有说那孙子连懦弱无能的,有说孙家媳妇剽悍的,有说郭家三少爷风流倜傥给国公府抹黑的,等等等等,这才一两天,光是孙氏闹事的原由,那就给传出了好几个版本!

        郭家一直以来对儿子采取的,都是放养模式,郭国公知道此事后,也没做什么无用之功,只是教儿子这几日多在家陪陪夫人,毕竟有时候那老百姓的口水是能淹死人的,此时还是待在家中为妙。

        又过了几日,那始作俑者孙子连终于是发声了,据说他写了一首诗,表明了自己对郭兄的歉意,同时也将事情原委解释清楚。要说这孙子连的文笔也是真的好,一首道歉诗,愣是写的伤感悲情,让人读起来声泪俱下,倒是让不明所以的百姓们对他在家中的处境,多了丝怜悯,还让这家伙在文圈又小火了一把。

        这几日郭瑗一直待在府内,每早给郭夫人请安,然后去明月斋找锦姨学做糕点,午后待在自己的木兰院,可谓是妥妥地三点一线式生活。

        长宁二年九月三十,微风。

        这一日,是郭夫人带两个女儿进宫的日子。

        之前中秋家宴上,太后——也就是郭夫人的亲姑姑,听闻郭府小女儿回了府,便唠叨着叫郭夫人赶明儿带着小孙女儿进宫瞧瞧。太后年纪大了,整日待在宫里,身边又没几个孩子陪着,难免孤寂无聊。

        前几日郭夫人亲自带郭瑗定做的衣裳,早已赶制好。镜子前,郭瑗身着杏白对襟襦裙,紫蓝色细纹绣花,外衬藕粉纱衣,总角,饰以珠花,耳着玉铛,左腕银镯,精致小巧,右腕玉镯,翠绿流光,端的一娇俏淑女。

        四姐郭瑛则是一套灰白繁纹齐胸襦裙,镶珠翠芸饰,外着明蓝湖纱对襟,贴丹鹤银铂,青丝高绾,着锦绣团圆钗,珠花点缀,琉璃铛,腕间戴一玉镯,与郭瑗一样,翠绿流光,衬得肤白胜雪。

        郭夫人带着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于巳时三刻入宫,马车停在宫门口,禁城的士兵验明身份后,由早已等候在此的刘公公引进宫内。

        一路上郭瑗紧跟在郭夫人身后,时不时打量着周围的景物,宫内红墙,横亘绵延,好像没有尽头一般。

        途径御花园时,几人正巧碰见乘轿而行的贵妃娘娘,虽距离甚远,但刘公公仍旧带着郭夫人一众人连忙行礼。郭瑗好奇,抬头瞧了瞧,只见那贵妃娘娘身着大红锦裙,云鬓高绾,慵懒的靠坐着,郭瑗眼力不佳,看的不真切,可仍能瞧出是个大美人!

        郭瑛小声在身旁道:“那位便是沈贵妃,深得皇上宠爱。是咱们二嫂的长姐,说来,也算亲眷,只不过,父亲和沈将军向来不和,两家虽有联姻,但也极少往来。”

        郭瑗点点头,郭沈两家倒也算是有缘——同属将门,有亲眷嫁入宫中,且都位列四妃之位,两家本应处处针锋现对,偏巧却又联了姻,当真是纠结的很!

        刘公公又带着众人走了小半功夫,这才到了太后的兴庆宫。刘公公先行一步进内通传,三人便站在廊院里等候。不一会儿,刘公公从宫内小步走出,笑道:“国公夫人、小姐,太后有请!”

        一进屋内,郭瑗便瞧见了正靠坐在上方的王太后,只见她老人家怀中抱一白团小狗,雍容华贵、威严大气,此时,正慈眉善目的看着缓缓走进的几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