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谈词论道(二) (1 / 2)
柳三变进了矾楼,昨晚在家门口见到的那位阎总管早已在门内恭候,见到他来,引到主楼二层一间雅致包间,包间内只有一人在桌旁坐待。
柳三变见这人已在主位坐定,便道声叨扰,坐在客位上。
这是一位年青公子,他的沉稳作派似乎不是他这个年龄段所应有的。
公子见这柳三变身材中等,五官端正,面如冠玉,齿白唇红,鼻隆口正,眉清目秀,三络短髯。特别是那鼻梁高而挺拔,一双细目炯炯有神。一袭青衫洗得半白,英气逼人,倜傥潇洒,一副玉树临风的形态,先就打心眼儿里喜欢。
公子道:“素昧平生,就贸然约你来此见面,实在是有失礼数。我早已闻听你的大名,精通音律,擅长填词。我也喜好此道,只是不得其门而入,今日冒昧请你来,特为向你讨教。”
柳三变谦道:“让您见笑了,平时偶有写点小词,多蒙京城众歌妓错爱,挣得一点儿小小名声,只恐不入大官人法眼。”
柳三变见对面之人一表非凡,年纪轻轻沉稳异常,一望而知不是等闲之辈,话语不多,几句话道出来意。又喜其是来谈词,问道:“看刘公子这样子,定是出自豪门了?你有条件,何不请几个擅长此道的先生在家课读呢?”
“也曾请过几个,学识见解不过尔尔。”
“嗬,听你这样一说,你的学问非同一般了,我今天也许要被你问倒了呢。”柳三变对这位公子的狂傲口气有些不以为然。
那刘公子不置可否,寒喧几句便切入正题,他道:“既然我们想做一番长谈,谈到正题之前,我倒想先了解一下柳兄家况,也就是你的大致情况。我的要求若是过份,你尽可以不回答。柳兄仙乡何处?此次来东京所为何事?”
公子见这柳三变举止端庄,落落大方,文质彬彬,心甚喜之,在他身上哪里看得到一丝传说中的“浪子”模样。公子见柳三变微一沉吟,又再次重复了他的问题:“尚不知三变兄之身世,如不介意,可否告之一二。”
虽说是初次见面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人会有所隐瞒、保留,甚至会有点儿反感,柳三变却没有感觉有何不恰当,他刚才听了公子的话,以为对方约己见面是为了延师的,故此沉吟了一下。
在他看来,对一个人有了好感,最好是坦诚相见,人生在世就是要活个光明磊落,有一是一,有二是二,那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不能像某些人,今天编一套经历,明天又编一套光荣历史,看人下莱碟,这样的做法是对他人信任的严重亵渎。而且,他也早已习惯了人们见面就会提问,诸如你的词怎么填的这样好呀,你从哪里学来的填词技巧和音律呀,你有什么身世背景呀等等问题。
他微笑着道:“说说倒也无妨。我先世在河东,具体在河东的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连三岁孩童都会背的那首《登鹳雀楼》诗,诗里的鹳雀楼在黄河的蒲囗渡口附近,我老家据说离此不远矣。又说唐代大文豪柳宗元也是那里人氏,与我祖上同脉,因未考证,不敢攀比。鹳雀楼为长江三大名楼之一,我虽心向往之,却未曾去过。我祖上自五代时迁移到福建武夷山,住在崇安县五夫里的金鹅峰下,祖父讳崇,父讳宜,父亲兄弟六个,父亲行大。先父曾仕于南唐,官至监察御史。入宋以后,除为沂州费县令,我就是在费县出生的,先父登太宗雍熙二年梁灏榜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国初有名的诗人王禹偁与先父交谊甚厚,还曾指导我写作诗词,印象很深。我兄弟三人,长兄三復,次兄三接,我兄弟三人诗书画各有擅长,在当地小有名气,时人号称‘柳氏三绝’。说这个恐惹你见笑,无非都是会点儿皮毛,只是当时年轻,很爱听这些夸赞,现在想想还要脸红。”
“听你这一说,你也是出身书香官宦世家了,想来要比农家子弟家中条件优越的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