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竞唱新声(五)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竞唱新声(五) (1 / 3)
        酥娘演唱的这支《望海潮》词是歌咏杭州的一篇名词,是一首千古流传的伟大杰作,也是柳永词代表作之一。它的影响之大、传播之广、生命力之久远,都是少有比肩的。甚至在柳三变即柳永死后一百年,它都是北宋宫廷内的保留曲目。再后来金兵南侵,竟有人指责引起刀兵的是这首词,其罪又归到柳永身上。

        不说这首《望海潮》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单就这则传闻如果不向读者介绍一下,那么对《望海潮》一词的解读就不完整。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段历史和典故,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加深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印象。当然,插进的这一段已是这场矾楼夜宴之后很久的事,游离于本章情节之外。但是为了将《望海潮》一词讲述清楚,笔者还是要在这里简单的叙说一下,故事生动有趣,不可不知。况且,此词对杭州赢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段故事将来还会在宋词风流系列小说之第三卷详述。

        那是到了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那一年金国再次南侵。据说这次南侵就是因金主完颜亮读了《望海潮》一词而引发的,完颜亮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诗词作的很好,很有文彩。他做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主,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词中对杭州的精彩描绘,肯定会有异于常人的感受。若从此点看,这个南侵理由也不是荒诞不经的,也有一定道理,何况最早记述此事的就是一个南宋人。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正隆六年秋

        长江岸边,扬州郊外

        甲帐连营,兵戈蔽天,笳鼓悲嗚,铁骑纵横。征尘暗,霜风劲,亦羶腥。此时,金主完顔亮率六十万兵马分四路南侵,已到达扬州郊外,南宋军队不战而溃。以临安今杭州市为行在,本想偏安一隅的宋朝廷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宋高宗赵构张皇失措,又想像当年渡江南逃时那样“解散百官,浮海避狄”。

        那是在他刚刚接替被金国掳走的徽钦二帝登上皇位的时候,金兵誓要“搜山检海捉赵构”,他被追的一路狂逃,最后逃到舟山群岛里避难。

        听到朝廷准备放弃杭州的消息,杭州居民惊恐万状苍皇逃离,偌大的杭州城为之一空。

        军帐内,完颜亮踌躇满志,大宴将士。也难怪完颜亮志得意满,这几年的杀伐征战异常顺利,夺取了宋朝的大片北方国土后,新建的中都城笔者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金中都遗址公园已颇具规模,一旦顺利拿下杭州,就要将金国的都城自遥远的北方迁都到中都城,进而以中都为中心建立大金帝国。

        完颜亮而今可谓心雄万丈,此番挥师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麾下几十万大军投鞭可以断流,长江天堑其奈我何,明日一战定要覆灭宋廷,生擒宋高宗,进而一统华夏。

        军帐内,氍毹笔者注:氍毹音渠书,毛织的地毯,代指舞台。之上正在上演杂剧“倒喇”,歌妓们有的左手抱着琵琶,有的右手持着琥珀,胡琴中夹杂着秦筝。刹时乐声忽起,羽奏心惊,满帐尽是杀伐之声,一队一队的歌妓载歌载舞,看得帐内众将意气昂扬,恨不得即时杀入杭州城。

        完顔亮起而舞剑,叫歌妓改唱《望海潮》。顿时,笙乐齐奏,音韵和谐醉人,众妓歌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