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竞唱新声(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竞唱新声(三) (2 / 3)
        公子愤怒的想,这真是残暴不仁、暴殄天物,燕太子丹这种人就该杀,亡国亡得好,这样的人当了国君,黎民百姓还有好日子过吗?

        当然这只是一刹那的反应,就连身边的几位随员都没发现公子情绪上的微妙变化。

        酒会依然继续进行。

        年青随员见公子放下筷子,用毛巾擦脸,便接着刚才的话题对公子道:“这柳七我倒是见过几面,多少知道些底细。”

        公子道:“那你先说说,然后再让她唱也不迟。”

        年青随员道:“您还记得吧,我是天圣二年那届贡举中的进士,这个柳七当年与我同榜考试。”

        公子点点头道:“柳七既与你同考,你看此人才学如何?”

        年青随员道:“这个柳七那年与我同届应试,只是此人学有所偏,故而名落孙山,考试前及发榜前我们曾有几次在一起吃酒论文盘桓几日。我看这个人文章诗赋都是好的,五经四书功底也极深厚,所欠缺的是经纶济世之学。另外据我观察,这个人性格过于刚直,说话简洁明了,不拐弯抹角,缺少变通,很容易伤人。当然这只是短暂交往得出的印象。此人最大一个长处便是精通音律,最擅按谱填词,每谈起诗词歌赋,便是滔滔不绝,听后颇有教益。我只约略记得这柳七是福建人,名三变,因在家族中排行第七,人多呼之柳七。他长于填词,且特别爱填慢词,这在我大宋朝还是极少见的,而且那些慢词词牌多是他自己创制的。我只听说南方有个张先偶也写些慢词,因柳七长期在汴京一带活动,故有人将二人相比,美称‘南张北柳’。这柳三变饮酒时扬言,定要在词这一领域有一大作为,青史百年留名。也没想到,他这几年竟闯出这么大的名声。但他经常出入歌楼酒馆,最爱给歌妓即席填词,少不得也有从俗敷衍之作,这为他博得个青楼浪子的不佳名声。以至不管是秦楼楚馆、勾栏瓦子到处都能听到歌柳词,歌妓舞女都以能歌柳词为荣。”

        说到这里,想到自己初到京城时多次求柳七带自己去逛那花街柳巷的情景,便不再多说。

        中年随员自来到这里很少主动说话,听到这里闷啍一声道:“即是这等无行浪子,即令明年再试,也决不可能过了礼部试这一关。”另外两个随员也跟着点头。

        公子却越听越感兴趣道:“且不管他名声如何,也别想他明年是否应试,单就他这名气恐非是浪得虚名,我大宋朝会填词的也不在少数,却没听说有一个名气这么大的,这也难得。先听听瑶卿姑娘唱一曲再论其短长。”

        瑶卿见说,对着公子深施一礼,又向着侧面乐队微一颌首,轻启朱唇,曼声道:“我唱的这首词牌名为《长寿乐》,刚才大家都在猜测柳七郎是否真的在汴京,我也知道今晚许多人都是因此慕名而来。虽然我不知这个消息从哪儿传出,但我知道这不是空穴来风,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柳七确实在汴京。两个月前,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结识了柳郎,他说是刚自家乡福建回京,经过两年多苦读,觉得参加明年贡举信心满满。盘桓几日后,他说必须收收心,不能放纵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到考试后再相见,之后为我写下这首《长寿乐》,匆匆辞去,这之后我也再没见过他,也找不到他。”

        瑶卿言罢,玉手轻抬指向侧面墙边等候伴奏的乐队,这歌楼酒肆早有规矩,凡有歌妓处,必有乐工相陪,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

        乐队都是训练有素,一听曲牌便知其调,随之笛箫琵琶等乐器奏起,只听瑶卿那婉转的歌喉唱道: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