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凤舞九天(五) (1 / 2)
清明时节,有着汴京八景之“繁台春色”美誉之称的繁台寺繁:音婆内外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开封城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著名的寺庙——繁台寺,座落在五代时遗留下来的梁园旧址之上,是汴京人最喜欢的游历和踏春场所。
几位公子兴高采烈的忙着看花赏景,有人提议谁来作首诗?一位公子道:“我来填首词吧。”话音未落,立刻有人附和道:“对,填词,现在人们还是挺喜欢填词的。”
那位公子边思索边轻诵,几番咀嚼后,大声的吟诵了一首调名《玉楼春》的词,人们听他诵的声情并茂,夸赞这首词填的好,又对他的诗思敏捷赞不绝口。
公子却对众人的喝采声充耳不闻,似乎对所填的词还不够满意,嘴里不断叼念着:“红杏枝头春意俏,红杏枝头春意俏,春意俏?”忽然,他一脸兴奋的对众人道:“刚才这首词中有个字必须改一下,就是那个春意俏的俏字,俏则俏矣,是个好词,可是还概括不了今日这大好春光、繁花怒放、蜂蝶恼人的美景,好,有了,改成闹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用这闹字更胜一筹。你们听我再诵一遍,调名《玉楼春·春色》。”说罢,公子琅琅诵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
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
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公子吟罢,围观之人中一人赞叹道:“妙哉!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不愧是神来之笔!”
人们渐渐围聚上来,汴京这个地方就是这么怪,只要有一丁点儿事,转眼便会聚上一群人。人们交头接耳,互相询问打听,很快就有人将整首词背了下来。有来晚的,更是东穿西串,问了这个问那个,非要弄个明白不可。
人群中有人听了卖弄道:“我猜这人一定是大名鼎鼎的填词名家柳七,放在别人填不出这等好词。”
话音未落,立刻招来一人奚落,那人哂道:“呆着你的,你懂什么,连穿著都看不出来?人家这是官身,那柳七乃是个布衣,这么浅显的常识都不知道?说句你爱听的,你跟那个风流浪子柳七沾亲带故吧,瞧你刚才说话那美劲。我可跟你不是一路人,提起这个柳七我就来气,那柳七算个什么东西,整天的围着那些歌妓、妓女的鬼混,说是文人,能和眼前这几位青年才俊相比么?”说的刚才那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悻悻的挤到人群外。
也不知道这个人因为什么对叫柳七的人有这么大的成见,他并没有因那个人没反驳就住了嘴,还接着道:“正因是这等好词,那柳七又怎能填出,他无非为那些歌妓填个词度个曲混几口饭吃而已,就他那词,俗不可耐。再说了,那柳七年龄都四十好几了,哪比得眼前这位公子风流潇洒、神采飞扬。”
他的话引起一片嘘声,屁股上还不知被谁踹了一脚,知道惹了众怒,忙闭上嘴,夹起尾巴溜出人群。
踢他的那个人在他身后道:“我知道你,你不就是有一次因柳七到歌楼,让众歌妓把你晾在一边的那个人么。就凭你这样一个到哪儿都招人不待见的主,肚子里装不下三首唐诗,也配说柳七的不是。”
人群中又有一人喊道:“这个填词的我认得,这位是尚书省的宋祁,他和他哥哥宋庠天圣二年同登进士榜,人称小宋的就是他!”
这几位公子相视一笑,那填词的公子冲说话那人点点头,算是默认。
见一段粉墙上尚无墨迹,有人提出将此词写在壁上,定会使这繁台寺增色不少。宋祁逸兴遄飞,取来笔墨,唰唰唰一蹴而就,绝妙的好词、行云流水的书法、俊俏人物,加在一起真是潇洒天成,引得围观之人不住的赞叹,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采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