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凤舞九天(三)
三
这几年可是刘太后大显身手的时候,真是凤翔九天,声振天下,这些年舞动朝纲得心应手,普天之下只有她一个了得,唯我独尊,权力完全集中到太后手上。
年青的皇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发一言。他自幼就对自己的母亲敬畏有加,小小的心灵里就感到母亲的严厉有余、慈爱不足,远不如从小娘娘那里得到的温暖多。
凤是百鸟之王,刘太后不单是凤,而且俨然已是人中之皇。赵祯这条幼龙只能趴伏在凤鸟巨大的羽翼阴影下,惊惶的目睹着发生的一切,他不时悲哀的想,普天之下哪有两个皇帝并立的道理,这是江山不稳的征兆。也许是读史太多了,他的眼前不时闪过祸起宫墙、刀光剑影的幻像,仿佛嗅到空气中弥散着血雨腥风的气味。
到了今天,刘太后这一权知国事就快八年了,而且随着权力越来越集中到太后手上,更没有交权的迹象了,这引起了皇上的疑虑和不安,也引起朝中大臣的猜疑。
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暗中支持太后继续掌权,并进献武后临朝图、提出立七庙之议,鼓动太后有进一步的动作。另一派坚决反对,提醒太后皇上已经成年,应该早日还政于皇上。朝廷内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表面化。
一个手揽皇权的女人,忽然热衷于关心唐朝武则天的事,关注只有皇上才去考虑的立七庙之事,这绝不是个好兆头。大宋的江山社稷,掌控在一个女人手里,她又能纵横捭阖,能不让她有非分之想?赵宋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是赵祯即位之初根本没想到的。
到了八月,朝廷提出明年再开贡举,开科取士。太后早早点出让晏殊担任主考,皇上不知太后心里怎么想的,这么早就指名点姓的要定下主考官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不便多问,只淡淡的道:“贡举要举办,主考官不能这么早就定。不宜早定,以免发生弊病。”太后稍一犹豫,附和道:“我也只是偶然想到,随口说说而已,听皇上的,到时再定不迟。”
到了这年冬至,朝廷要举行郊祀天地大典。皇上却要率百官先到皇太后居住的会庆殿为皇太后贺寿,然后再到天安殿受朝。显然,皇上的这个决定是不恰当的,但刘太后却欣然接受。
新任秘阁校理范仲淹强烈反对,他不顾自己品阶低微率先发难,认为皇上先私后公,有亏君体,有损主威。在遭到参知政事晏殊的训斥后,范仲淹又提交了乞太后还政的奏疏。
这一切,太后都归罪于是皇上暗中指使。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