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福兮祸兮(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福兮祸兮(四) (1 / 2)
        天圣五年1027年贡举前的两天,久已失去联系的崔成忽然夤夜里回到桃花院。

        崔成让花匠王平将柳七和秀香请到西院,待到屋中只剩下他们三个人,崔成郑重其事的交给柳七一个信封,他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道:“这是本届考题,我知道你不需要,可是多一手准备也是好的,算哥哥求你了,你就看上一眼,也不辜负了哥哥的一番苦心。我知道你对此举心里不痛快,那就权当我送你的分手礼吧。”

        柳七刚听了前几句就不高兴,却忽略了崔成后边的那句话,这让他多年以后仍是后悔莫及。他不屑一顾的将握着信封的崔成的手推到一边。

        崔成急了,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眼见得他在病中,“你清高孤傲太过了,辜负了为兄一番好意。我绝没有轻视你的意思,认为你没有真才实学,我知道你胸藏锦绣,学富五车。可我担心的是考场上下内外的阴暗,提前作点文章,免得遭人暗算。大丈夫生的光明磊落,要干大事就不要拘泥于细微末节。你要知道,这是我用三十颗东珠和两支极品千年高丽参换来的,为了这,我已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正在被仇家追杀。这一次见面,我就要马上离开汴京。往坏了说,也许我们就永别了。”

        柳七听他说的严重,不禁暗暗惊心,可他还是不改初衷,他斩钉截铁的说道:“若说知我者,崔兄也。可我要说这件事你是大错特错了,这可不是小事,不是细微末节,对一个人来说是天大的事。为人行不端坐不正,怎能光明磊落的立于天地之间?你说的这样轻巧,简直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崔兄了,当然了,我也理解你故作轻松的苦心。但是我有我的做人原则、行事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过的,纵使招来骂名,我也不悔;不该做的,哪怕没人看见,也不能做,绝不欺心,人在做天在看。”

        崔成也不想再和他争辩,只是摇头叹气的道:“你不爱财、仗义、疏狂、骄傲,你身上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不管是你的长处还是不足,在仕途上都只是有害无益。既然有这个条件,何不拿来一用,举手之劳之事。你就那么的清高,那么的高傲?换了别人不会和你一样,功夫在诗外,傻子才像你这样。许多人还不是照样拿着求来的书信到处递送,社会风气就是如此。你这到底为的是什么呀?”

        “你问我为的是什么?我也在问我自己,为的我的喜爱和志趣,为了心中无愧,睡觉踏实。”

        “哥哥打心眼儿里佩服你的才学、识见和品德,更佩服你的志向和胸襟。凭你的才气,完全可以在仕途和填词两条道上顺顺当当的走下去。你胸怀大志是好的,你坚持操守也是对的,但一个读书人首先要安身立命,学而优则仕是唯一能让你立身社会的途径。你必须先有了养家糊口的本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你热爱的事业中去。但你的固执、清高,着实让为兄放心不下,过头了,太过头了,早晚你会撞南墙,吃大亏。”

        见柳七仍然不为所动,崔成叹息着说道:“算了,不说这个了,一说这些咱俩都不高兴。其实我的心里也很矛盾,你若是接了,我心里肯定很欣慰满足,哥哥能为你做的事也就这一点了。可是潜意识里我也许会有些失望,那样一来柳七弟在我心中的形象会不会打折扣?我也说不准。咳,我真希望你能接受呀!”他停住不再说下去,眼睛盯着柳七,心里在盼着柳七回心转意,哪怕他接过去不看也好啊。

        但是柳七仍然坐在那边一动不动,眼睛望着对面的墙壁。崔成又是长叹一声,侧着身子伸出手臂,毅然将信封抛入炭火盆中,秀香“啊”的一声惊叫,下意识的竟然伸手去抢。一朵火苗腾的冲起一尺多高,转眼化为一股轻烟,瞬息灰飞烟灭。

        秀香芳心乱颤,这两个是什么样的男人呀,跟着他们是福是祸、是苦是甜真的无法预测。三十颗东珠、两支上好的千年老参,扔到水里还能听个响,现在连看都没看清楚就没了。更可恨的是七哥,人家好心好意的帮你,非但不领情,说话还那样不留情面。看着信封被烧,连眼皮都不眨一眨,身子连个欠身的动作都没有。这人的自制自爱已经到了不近情理,这样的人我能倚靠吗?

        崔成恢复了平静,笑着道:“行了,只当什么也没发生,这事过去了。愚兄再问你个问题,也不见你在歌楼左顾右盼、挑来挑去的,怎么我看你每回挑的歌妓都很中意?就拿第一次见秀香那次来说,我在你没到之前就看了半天,始终也没定下选哪个,偏你进了门,随便看一眼就选中秀香。我后来想了好几天,把那里的姑娘想了一个遍,最后不得不承认还是秀香最好,你的这手本领,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这身衣服就是试金石,我看一眼,一见到女子眼神,就知道她是先盯上了你的钱袋还是你这个人,她最感兴趣的是哪个。”

        “哦,再问你个问题,你看李玉与秀香相比如何?”刚刚两个人还在一本正经的谈正事,没过多久,他又有了心情问这问那。

        “这还用问?就拿你撒珠一件事,高下立判。一个爱财,财产之财;一个爱才,才学之才,品味殊异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