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四十三章 新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 第四十三章 新计划
        这一天我带着一户好酒来到了周德兴(瞎子周,前面给我算过命,打过我一巴掌那个)的家里。看见了周瞎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的大树下拿着一壶小酒在喝酒。。真是好不自在啊。

        我来到他面前,拿起他的酒壶,也给自己倒上一杯,抿了一口,嗯,上好的竹叶青,真是会享受,我两对饮一杯,然后还是我先说话“周瞎子,你是不是早知道我寿元的事了。我看你原来就和刘瞎子走的最近。是不是他告诉你的啊,我看你得感觉你好像早就知道似的。是不是?老实交代。”

        瞎子周嘿嘿一笑,“嘿嘿,知道是知道。不过不是刘老头告诉我的,是我自己算的”,说完洋洋得意的喝了一杯,

        这下我还真有点吃惊了,我一直以为这个周瞎子是个死骗子。,毕竟周瞎子从小就是我和同乡。平时感觉他的道行也就是给人找个马算个流年啥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了。看来这个周瞎子功力见长啊。

        我俩又嘻嘻哈哈的聊了不少,又童年趣事,也有一起上战场的光辉岁月,我俩各自吹着牛皮。有时候哈哈大笑,有时候又黯然销神。从早上一直聊到了晚上。酒喝了一壶又一壶。行酒令也是一遍又一遍。

        到了月挂高空,我喝下最后一杯水酒。眼神也慢慢的变的冷峻起来,冷然道“瞎子周。你知道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么?”瞎子周也仰头喝下杯中水酒,笑道“知道啊,来杀我的呗。你可以放了冯胜他们,但是我这样的人,是一定要死的,我们这些算命的。只有两种结果。第一就像刘老头一样脚底抹油,然后躲起来躲祸,要么就像我一样,在这里等死,因为我们知道天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太多事。刘老头可以无牵无挂的的一个人跑掉,但是我不行,我有家有事的,跑不掉的,,哈哈哈哈哈。。”

        我突然到“你儿子调戏宫中妃嫔,已经被我拿下了。”瞎子周不以为然的说道“嘿嘿,都这个时候了还开什么玩笑。我儿子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么,嘿嘿,估计我儿子还有孙子他们几个早就被你安排好了吧。。其实朱老大。你也不用这样的。我早就算好了。今天是我的死期。我这不一直等你么。朱老大。你其实一直很照顾我。我知道,你今天来的目的我也知道。世上没有什么续命的方法,也不要问我刘老头在哪里,刘老头本事比我大。我算不到他的。嘿嘿,”

        我默然不语,瞎子周说的没错,。他的儿子和孙子早就被我安排去了朝鲜。和冯胜他们一起安排的,但是瞎子周不能走,就像他说的一样,他们是一群知天命之人,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给我孙子的江山留下任何的不安分因素。至于续命的事,其实都到这个地步了,我也没啥指望了。

        我拿起我带的那一壶酒对瞎子周说“这是我花了三千黄金从西域带来的美酒,然后还请了苗疆的巫蛊师炼制过的毒酒,喝下去没有任何痛苦,这就算是我进你的最后一杯了吧。你上路吧,记得在黄泉路上等我,我俩也好好的在下面在喝一杯”然后我倒出一杯酒,然后默默的洒在地上。瞎子周也不多话,拿起酒壶直接仰头就倒,咕噜咕噜的一口气喝完了。然后沫沫嘴,说了声好酒,然后就趴在酒座上“睡”过去了。

        现在就剩下李善长了,李善长和瞎子周不一样,我不可能像前面一样把酒言欢,一笑而过。因为。我要杀他们全家。这个是有点狠。但是我没有办法。李善长家里情况不像周德兴一样。李善长一家明朝文学大家的领袖。李善长不仅仅是之交好友众多。而且可以说的上是桃李满天下。他们李家在这些学子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家必须都要死。

        同学们可能就要问了。我的孙子不是要以文治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李善长他们这样的文学大家呢?很简单。功高盖主。李善长的资历之老,在朝廷上说,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比肩了。李善长是我为了制约徐达,常遇春这一派武将来选出来代表。现在徐达。常遇春他们都死了。同学们可以想象李善长现在的资历有多老。从品级上来说。他是当朝的一品。还是正一品。大师。再从爵位上来说,他是六大国公之首(至于为什么是第一。我的理由好像已经说过了。)。在从资历上来说。当过宰相。当过朝廷的半个家。再从家底上来说。李善长家里有两块免死金牌。我死之后,朱允炆还能压制得住李善长嘛。

        既然说到了丹书铁卷,想弄死李善长,那可不是很简单事了。除谋反一切罪介可免死,和蓝玉一样,我也是直接拉了一个借口杀掉了李善长一家。借口其实没啥新意。胡惟庸大家都记得吧?那个表演花样作死小能手。他不是买通了李善长的弟弟嘛。我呢,继续利用一下这个胡惟庸这个死人。就说最近察觉了胡惟庸的谋反证据。然后李善长的弟弟也参与了谋反。谋反嘛。株连九族不是很正常么。?

        李善长也就这么被我快刀斩乱麻的杀掉了。借口什么的不重要。实际效果达到了就行。

        好啦,该除去了全部除去了。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那就是我这把杀人的血刀,这把血刀叫做锦衣卫。杀了这么多人。全部都是锦衣卫帮我做的。但是以后用不着了。处理完了所有事情。我直接下令解散锦衣卫。啊,也不算是解散吧。主要就是叫大幅的裁员。第一,取消了锦衣卫的诏狱之权。就是说他他们以后再也无法严刑逼供。没有抓人的权利了。第二。取消了锦衣卫调拨军权的能力。原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权利,锦衣卫想抓谁就抓谁。所有的王权贵族。当朝一品。想抓谁就抓谁。第三。大幅的裁员。几乎所有的情报工作人员。全部都打入了民间。从此之后,锦衣卫只能在民间收集一些情报。比如民间的税赋啊。哪些地方官贪赃枉法啊、只能管一些基层工作。再也无法像原来一样高高在上,监察百官。

        做完这一切。我也可以告诉同学们我的真正的计划了。文官武官都被我杀了个变,那么我孙子的江山有谁来守护呢?首先是武官方面。那就驻守各地的藩王。对,就是我的儿子们。我分封了25个藩王。至于是哪些番王。在哪些地方,我或许会在番外篇给你们写一写。当然也可以,同学们直接百度一下。

        藩王的兵力是三卫兵马。这三卫的兵马有多有少。多的那五六万。少的也就两三万。这20多个藩王啊。加起来也就七八十万兵力了。

        我的孙子也问过我,这以后这些番王如果起了异心咋办?我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第一个原因吧。大家都是亲戚。不至于为了这么一个所谓的皇位。相互之间打杀的。但是我也不能光寄托于他们在乎所谓的亲情。我想到了太子朱标的死。很有可能就和第二个儿子秦王有关。所以说也有第二个预防方案。那就是藩王的兵力。前面我也说到了。番王的兵力最多也就五六万。就算一个藩王造反,那是完全不会成功的。五六个联合起来。也就是30来万的兵力。全部造反啊?那是不可能的事儿。最简单道理20多个藩王。全部造反。那以后怎么论功行赏啊。还不是每人一块小地方。那和现在一样不是没有啥区别吗?

        所以说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五六个同时造反,同学们可能并不知道我们明朝当时的兵力。除去。大家同学们听好啊。是除去了边防的驻扎部队(边军),治安部队(公安局),衙门(派出所),仿间的五城兵马司(城管)。是除去了这些兵。明朝的常规部队还有两百万。就是在线服役的兵户。前面有说过了。种田地是农户。养马的马虎。当然就有服役的兵户了。一旦战事将起。瞬间就有两百万以上的兵力。如果加上这些除去的。最少是有400万以上。

        那么我来请问。最糟糕的结果。也就30万人造反。怎么跟400万的军队对抗?何况五六个人造反之后。那其他的十多个藩王。也是会勤王的啊。这可是大功一件呐。坐山观虎斗,那是没有好结果的。一面是30万的造反。另外一面是400万大军。换做你,你会选哪一边?

        武官这一方面我就是这么计划的。那么文官这方面呢?文官方面我也计划好了。我为我的孙子准备了几个老学究。就是老学究。治理国事这种东西。我已经把事情分得巨细无遗。全部尽量都交给六部自己处理。而这些老学究们。他们注重的就是所谓的。血脉正统。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道。我把这些老学究闷。放在高位。给他们比较高的地位。为了他们心中所谓的正统。(也就是说,我指定的继承人就是正统。)为了他们心中的这个道。这些老学就甚至可以不惜去死。这是一群顽固到令人讨厌的家伙。

        但是我要利用这种顽固。我的孙子年纪太小。但他是我指定的继承人。在这些老学究的面前,就是正统啊。,由这群老学究们站在高位之上。我不需要他们有多大本事。我只要需要他们的这种顽固,这种顽固会转化成对我孙子的忠心。同时去会压制各地的藩王,。这就是我的计划。

        计划比较粗糙。文官老学究们会忠心的守护的我的孙子,压制各地的藩王,和各地的藩王们。每个人手上都有几万的兵力。守卫的各自的地界。为了自己朱家子孙后辈,各地的藩王都会尽忠尽责到守卫各自的土地。

        我心中完美的计划。这是一条沾满了鲜血的计划。而我的路也走到了尽头。在我离世的那一晚上。我看到了很多人。徐达。常遇春。刘伯温。胡惟庸。等等。我甚至还看见了陈友谅。张士诚。当然还有我一生所爱马姑娘,,,,以后的事情就让后辈去做吧,,我做完我认为该做的一切,,,我也累了。。我要和这群老朋友们走完最后一段路了。。。

        (就写到这里了,,下面一篇是一个总结,写写作者对朱元璋的看法,朱元璋做的一切到底是错还是对,下一篇我们慢慢的讨论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