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又一个坑儿子的爹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又一个坑儿子的爹 (2 / 2)
        “万万不可啊!陛下怎能亲身涉险!”

        。。。。。。

        一时间众臣无不劝说赵祯,让他收回成命。

        自古以来,除了开国的那两三位皇帝,哪有皇帝御驾亲征的?当年真宗皇帝被寇准拿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去前线走了一遭,真宗在寇准的要求下上城墙鼓舞士气,使得宋军士气大振。萧太后自出兵伊始,便曾经宋降将王继忠之手,多次提出议和。赵恒所派的使者曹利用被怀疑辽朝议和诚意的天雄军守臣留下,萧太后迟迟未等到使者。赵恒亲征后,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再次请求议和。

        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便决定再派曹利用出使。曹利用去辽朝签订澶渊之盟之际,赵恒告诉曹利用说:“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算要百万也可以!”寇准知道后,却指着曹利用愤怒地说道:“如果超过30万两,就提人头来见。”

        这就是著名的“檀渊之盟”。

        大宋看似势均力敌,但是却是败了,就算是寇准一力主战,奈何天意不在大宋,加上真宗皇帝懦弱不堪,导致了大宋局面崩坏。

        好在寇准有能力,有手腕,硬生生撑住了大宋的江山,不然还不知道如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呢。

        赵祯一想到自己那个亲爹,就没有来的恼怒,他双腿一蹬走的痛快,留给自己一个烂摊子,澶渊之盟签订后,赵恒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还搞什么东封西祀,当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述二圣功德铭。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而赵恒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

        彻彻底底把泰山封禅搞臭了,连后世的皇帝都不愿意去干这种事情了。

        封祀对真宗一朝的政治和财政产生了重大影响。仅是东封泰山,就耗费百余万贯;西祀汾阴,耗资更增二十万贯,这还不计亳州之行。营造玉清昭应宫缺少具体的支出记载,但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金一万两、银五千两,则二千六百十座建筑的糜费可以想见。倘若将京城景灵宫、太极观和各地宫观都计算在内,其费用之大恐怕不是几千万贯所能打住的。赵恒在位前期,经过近四十年的经济恢复,天下富庶、财政良好;由于装神弄鬼的折腾,几乎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宋史·真宗纪评说天封祀是“一国君臣如病狂”。

        ?明代李贽也说:“堂堂君臣,为此魑魅魍魉之事,可笑,可叹!”?

        可以说,宋真宗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烂摊子,简直就是烂透了的烂泥,赵祯登基至今,能硬生生把大宋恢复成如今的样子,已经是难得的明君了。

        既然是自己亲爹丢的人,赵祯自然是希望由自己去改变这一切,不然百年之后,九泉之下,见到赵大赵二,赵祯觉得真是一点脸面都没有了,毕竟他没有赵恒那样厚的脸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