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亨利对亨利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5.亨利对亨利 (1 / 6)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m..

        青少年多发为“不受教”、“不听话”,与教育者“顶撞”、“对着干”。通过背道而驰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来自于“逆反心理”。

        而青少年时遭遇过强的压迫式教育后,有一部分在成年后依然难以摆脱这种影响。

        如明神宗朱翊钧,再如——法国现任国王,亨利三世。

        根据我们的计划,我的朋友亨利*德*波旁返回丹枫白露宫,去做他该做的事情——挑拨

        亨利三世自幼活在母亲凯瑟琳的威压之下,这位黑色女王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她对孩子们采取了压榨式的教育方式——除了小女儿玛格丽特。

        当然,她无疑是成功的,他的孩子甚至出现过同时担任两国国王的盛况而担任波兰国王的亨利三世在兄长死后、接到母亲的召唤,立即从波兰国王的位置跳槽,回到法国担任国王。

        但他一定情愿吗?事实绝非如此。据史料记载,亨利三世在波兰担任国王的那段时间,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因为——没有母亲的监视。

        作为国王,本来该是一国的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在法国,他的头永远有一个人

        自己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

        无论是当国王之前还是当国王之后。

        这是一种怎样的愤懑?当呼唤至尊的心和不得不屈居人下的现实剧烈碰撞,将会产生什么,谁都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