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英伦的局势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73.英伦的局势 (1 / 4)
        《商君书·慎法》有云:“凡世莫不以其所以乱者治,故小治而小乱,大治而大乱,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人们一直认为这段话翻译为:现代的国君没有不用乱国的方法去治国,所以他们小小地搞,国家小乱;大大地搞,国家大乱。因此,国君没有能够世代统治人民,而世界没有不乱的国家。

        而我却认为,对后半段关于周期律的说法,我同意;对前半段我却认为应该这么理解:君王没有不通过治乱而治国的。所以治小乱、则国家小治;治大乱,则国家大治。

        这样才符合逻辑,也符合当前欧洲大陆、特别是英国的实际情况。

        几年前的一场黑死病,让伦敦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来自罗马教廷的风言风语认为,这是伊丽莎白一世模糊的宗*教取向、以及她公开对抗罗马教廷统治的“天谴”,这让伊丽莎白一世一度陷入极大的危险和矛盾之。

        但是在终生未嫁的“贞洁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倔强性格作用下,她带领着大病幸存者和从欧洲各国涌来的新教徒顶风冒雪的展开了重建工作。

        接下来的几年里,英国、特别是伦敦很快通过宽容开放的宗*教政策,大力吸引外来人口;通过重农重商,加快发展国家经济;通过近乎于海盗、针对西班牙人的海劫掠行动,充实自己、打击敌人。

        所以没过几年,英国恢复了元气,甚至以前更好再加伊丽莎白一世采取较宽容的民族政策,英格兰、苏格兰之间的矛盾大为缓和,双方趋于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应该说,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这些年里,英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好归功于伊丽莎白一世和他父亲亨利八世具备一项绝大多数统治者不具备的美德——

        智慧

        在人的笔下,那是一个包容、胜利、传和愉快的年代,孕育了莎士亚和英国艺复兴。英国人的语言从乔叟式的晦涩难懂转变为莎士亚式的典雅流畅,从各地方言杂陈变为统一的民族语言。

        在她的带领下,英国人从粗鲁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转变成了优雅的绅士,这是一次升华和蜕变。

        外部环境,伊丽莎白一世的英国支持尼德兰对抗西班牙,为自己培养强大的盟友,却抽离了主要对手的元气。

        与法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很多年来无强大的西班牙身边站起了几乎肩的对手,大大牵制了敌人的注意力。

        同时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的策略,与西班牙展开了包括新大*陆、非洲和印度洋、**的控制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