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舜造夜郎》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节《舜造夜郎》 (2 / 2)
        舜帝当时已经七十来岁了,他的小女儿还很年轻,为了照顾他,也一同前往。他们一行人沿着海岸线进行视察和慰问,一直向西南方向(史前方向,也就是后来的东北方向)行进,除了**半岛地区沙化严重外,其他地区的情况还好。舜看到各地灾后重建的情况都还不错,欣慰得连连对当地民众说:“灾难兴邦,灾难兴邦!”

        行至中南半岛时,舜帝一行人上岸视察,登陆点就是后来的越南太原地区(此太原和中国的太原是异地重名)。中南半岛从北到南有一排山脉,挡住了大陆漂移时的洪水海潮,所以当地的受灾情况并不严重。舜帝进行了简单慰问之后就准备继续出发了,没想到这时,由于水土不服,舜帝的小女儿忽然生病了,于是舜帝让小女儿留在当地养病,自己带领其他人继续前进视察。

        舜帝一行人到了中原地区,看到的情况不容乐观,当时几乎半个中原地区都被海水冲刷(后来的中国山西一度成为沿海地区,河南都被淹没过,北上广深同样在海里泡过)。

        三苗部落所盘踞的地方在后来的中国四川,这里有海拔较高的避难高地,灾情不大。当地民间尊蚩尤为第一神,三皇次之,把黄帝扒拉在三皇的最后。

        三苗部落精通青铜冶炼技术。他们在供奉蚩尤及众神的神坛上堆满了海贝,这些海贝可是稀罕货,因为它们来自印度洋,内陆是没有的,这是他们在迁往中原的途中得到的。神坛前立着一颗用青铜制作的摇钱树(后来在中国三星堆出土),树上挂着青铜贝壳,四个方向有四只青铜海贝。贝就是宝贝的意思,贝壳在上古时当货币用,后来货币的形态逐步为金银、铜币、纸币所代替,在信息时代成了比特数据。货币只是一种表达形式,一种象征,其真正的价值,是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

        悬崖边耸立着高高的竹楼哨塔,哨兵高声报告:“舜帝来视察了!舜帝来视察了!”民众纷纷在街道小巷里涌现,竞相争睹人类最高统治者的风采。女人们赶紧回到家中,换上了节日的盛装,打扮了起来。

        狂欢过后,三苗部落的首领请舜帝观看阅兵仪式,展示强大的军威。军中战兽大熊猫给舜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外表可爱但非常厉害的熊,当地人称之为神兽!三苗军队将大熊猫驯服,作为坐骑和特殊武器。大熊猫也可以单独作战,奔跑速度飞快,可以攀爬很高的树,一巴掌可以把人或马拍倒在地。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大熊猫的咬合力非常强悍,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持平,咔嚓一下,就可以轻松咬断竹子和骨头。经过特殊训练的大熊猫可以咬烂青铜护甲,后人在神话传说中说大熊猫是“食铁(金)兽”!本来大熊猫和其他熊一样,也是肉食动物,可大洪水以后,食物严重缺乏,幸存的大熊猫在人类的驯服下,改吃竹笋和竹叶,顽强地活了下来。(2017年2月,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一村庄,一只成年大熊猫偷吃掉村民三十多只羊。此外,还有一只大熊猫更凶猛,曾一巴掌拍倒耕牛并将其咬死,啃食了半天后才离去。)

        舜帝看得心惊胆战,非常怕三苗部落壮大以后会对中央政权不利,于是就没有再去其他地方视察,赶紧返航寻找对策。

        舜帝的小女儿的病早就好了,她一直着盼望父亲早点儿来接她,于是天天在海边等父亲的船,日子过得很无聊。有一天,有一位英俊的当地后生也来到海边玩耍,他们偶遇之后,互相确认过眼神,都认为遇上了对的人,于是他们私定终生。舜帝的小女儿很快就有了身孕。当舜帝来越南太原接小女儿时,大吃了一惊,在了解了情况以后,舜帝看着小女儿的大肚子,心生一计。

        原来,那位年轻人正是当地首领的公子!为了制衡中原地区的三苗部落,舜帝在越南太原地区召集当地的部落首领和**地区的其他部落首领组建“耶朗联邦共和国(简称耶朗国,也就是后来的夜郎国)”。同时宣布把小女儿许配给那位年轻公子,并把他们的孩子封为耶朗国(夜郎国)的国王,命其统治中南半岛地区。

        “夜郎”是“耶朗”的音译,“耶朗”就是唱诵的意思,指在祭祀活动中以半朗诵半咏唱的形式宣读氏族盟誓,起源于舜帝制定的“耶朗制”。“耶朗”可以看成一种口头立法(因为当时的信息主要就是靠口口相传来传播的),凡是参加“耶朗”的氏族都是“耶朗国”这个共同体的成员。“耶朗制”后来演变为城邦制,希腊、印度、以色列、中国商朝及西周都采用城邦制,和现代欧盟(欧洲联盟)的道理一样。整个夜郎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邦国以经济与文化为纽带组成的一个社会组织。

        等一切安排妥当了,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三年。后人在神话传说中讲,舜帝在哪里待一年,那里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村落;他待两年,小村落就可以发展成为一座小城市;待三年,小城市就可以发展成为大都市。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地区的各路诸侯经常来朝拜舜帝,所以当地加紧建设,当初的登陆点已经形成了大城市。给这个大城市起名字时,舜帝说,上北下南(史前方向,后来禹时才反过来),从北到南依次有上原地区、中原地区、下原地区,那么上原之北就命名为太原吧。于是,越南的太原成为了夜郎国的首都。

        随着夜郎国的发展壮大,加入的邦国越来越多,其地域也变得广阔起来,纵横达数千里,由后来中国的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一带)和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组成,华丽变身为大夜郎国,其疆域一度比汉朝的疆域还大。但是,随着神权在人间的没落,三皇五帝渐渐成为了传说,人间的权力也产生了分裂,大夜郎国也四分五裂了,只有“舜帝后人建立越南国”的传说在越南流传了下来。在传说的过程中,人们把那位首领的公子神化了,说它是海中龙王的太子,这个和中国把皇帝说成真龙天子的道理差不多。

        (现代越南是大夜郎国的正统传承,因为越南曾是大夜郎国的最大邦国。大夜郎国还有一个小邦国,叫滇国(位于中国贵州)。西汉初年,汉使者出访滇国,滇国国王问汉使者:“大汉和我们大夜郎国,哪个疆域更大?”汉使者误以为夜郎国只是小小的滇国而已,心里暗想:“当然是我们大汉的领地大啊!你个夜郎小国如此自大,小心我们大汉分分钟灭了你!”哎,说不来,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夜郎国后人会再次统一**,和中原后人再次叫板,看谁更大!)

        舜帝回到东非以后,打算再去其他大陆视察灾情,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他干脆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然后就放心地出海巡视了。这次他横跨刚刚形成的地中海,在帕夫洛彼特里登陆,来到希腊地区视察。登陆点帕夫洛彼特里,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遗址考古发现这里有至少是公元前2800年黄帝时代的陶器),并且是一个位于大河边的港口城市,要知道在三皇五帝时,地中海本来是一条河(由尼罗河注入),公元前2200年左右,盘古大陆分裂使其扩张,形成了地中海。一千年后(公元前1200年),商朝武丁时期(后文会讲夏朝分裂为商朝、希腊和以色列等国的来龙去脉),帕夫洛彼特里成为了希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公元前1193年,希腊军队乘战船从这里出发征讨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非常牢固、易守难攻,所以希腊和特洛伊对峙了长达10年之久,后来希腊智者献计,让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城立刻被攻陷。希腊军队得胜回来之后,熟知上古历史的智者发现帕夫洛彼特里有沉没的风险,于是希腊人遗弃了这座城市搬向他处。由于之前大陆分裂并剧烈漂移使地质松动,又经过上千年的海水的侵蚀,果然没过多久,帕夫洛彼特里就沉没到地中海里了,后人考古发现其遗址位于水面四米以下,考古学家认为就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使该城市沉入海中的。(有人曲解《山海经》,说《山海经》里的山并不是山,而是指城市这类人类聚集点,并且他说他把《山海经》中的山所对应的城市全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了。他找到的城市并不包含沉在水下的城市。如果按他的说法,这座水下城市也应该是“山”,那岂不是多出“山”来了?)

        话说舜帝在各个大陆视察慰问,直至有一天突然染病身亡,随从把他的尸体带回“中土之国”安葬,而舜帝的元神早已回归月球,在“天”上为神,享受人间“香火”。从此以后,禹的时代就正式开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