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女娲造人及人类文明》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节《女娲造人及人类文明》 (6 / 7)
        且说第三次人类文明“沿海文明”,在人类史书中叫“苏美尔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因为古印度文明就是印度大陆漂移之前,印度大陆上的苏美尔文明,是最发达的地区)。由“饮食文明”位于盘古大陆西方沿海地区的幸存者在7200年前建立,历时2000年。

        风蛇灾难过后不久,盘古大陆的西方沿海(后来的印度地区和两河流域)环境恢复较快,因为这里处在月球的下方,月球帮当地挡住了很多宇宙射线,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对环境恢复也有很大帮助,于是这里很快又变得美丽、自然、富饶、多姿多彩。这里的幸存者还得到了来自海洋的火星人的帮助,短期内就发展出了许多高科技,发展成为最发达的文明——沿海文明(这是包含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很接近公元20世纪的人类文明。

        公元前三世纪的古书《巴比伦史》中讲,在7000年前,一种高智慧的水陆两栖生物从西海出现,也就是盘古大陆西面的海洋(后来的印度洋),白天来教人类大量的知识与技能,晚上就会回到海里,第二天白天再来,如此周而复始,使盘古大陆的西方沿海(包括尚未漂移的印度大陆)的人类很快拥有了发达的文明。而苏美尔古文献记载,从海里来的智慧生物有控制天气的科技。苏美尔神话流传为昆仑系神话后,传承了这种说法,说海里的龙王是管下雨的。

        后来人类科学家也在印度的偏远山区发现了隐秘的山洞,洞中墙壁上的远古岩画和符号让科学家们为之震惊:身穿宇航服的人形生物清晰可见,画上还有ufo和螺旋形状物体。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与外星人进行过接触,人类远古的灿烂文明是在外星人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而本书作者进一步认为,印度大陆在漂移前属于苏美尔文明,印度大陆上有苏美尔文明的先进城市,都得益于海洋里的火星人的帮助。

        沿海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的人类认识到:植物的种子可以给人类提供最好的能量。其实,人类一生可以不吃肉,但不可以不吃植物的种子,其中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最好。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继承了饮食文明的传统,结合科技,发展出了“中医”!后来,沿海文明(苏美尔文明)建立了商朝,把中医带到了中国地区。将中医与后来的文明成果结合,并对人的意识(本质)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结合精神治疗,治标又治本。

        后来出土的苏美尔古文献里讲到,人类由诸神的荣光所创,也证实了最开始的人是被神创造的。在苏美尔文明的遗迹里,后人发现了一个石板,上面雕刻着星图。在星图中,行星按顺序排列在太阳的周围,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颗行星,这就是神的母星——圣星。

        苏美尔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一开始有文字——象形文字,他们把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发明出了楔形文字,这是商朝甲骨文的前身!楔形文字方方正正,是类似二维码符号,包含了很多信息。象形字和楔形文字就相当于苏美尔文明的二维码!苏美尔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也发展出了图像识别技术,用文字扫码系统一扫,语音、图像、释意、意境等信息一下就全出来了。

        人们基本上不需要写字,口口相传就可以了,因此苏美尔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这是最先进的教育方式,适合高深学问的传授。但也有个坏处,就是如果文明由于灾难产生了断层,后人很难破译之前文明的文字系统。就算有文字流传了下来,后人也不明白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五千年前(公元前三千年)的苏美尔文明已经达到了公元二十世纪的科技水平。普及了电子科技,拥有了无线通讯。后来的释迦牟尼就得到了一个苏美尔文明的电子书,电子书可以把资料用语音读出来。由于释迦牟尼长时间听电子书的语调,他也习惯了用那样的语调说话。后来的和尚念经时的语调也是传承自祖师爷的,那语音、语调,就是机器人的声音啊!

        (考古学家在埃及地区进行发掘,其中一座公元前三千年的古墓里,发掘出全套的化妆用品和化妆工具,种类齐全,和20世纪的女人们用的化妆品没什么区别。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之高,要达到这么高的生活水平,当然有同样高的科技水平做支撑。)

        苏美尔文明不但有二维码技术和电子书,甚至尝试过研发制造机器人。苏美尔文明积累的机器人技术后来献给了内陆文明的蚩尤阵营。蚩尤和黄帝大战时又开发出了金属机器人,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苏美尔国的首都建在世界最高的“苏美尔山(印度佛教中音译为须弥山)”的旁边。火星人传授苏美尔人科技时透露过:在“苏美尔山”的山顶上曾有一座通天塔,后来断裂了,以致人类再也上不了“天”了。苏美尔人暗暗记在了心里。后来,他们的科技足够发达了,就想代表人类重新上“天”。他们按火星人提供的图纸开始修一座前所未有的通天塔(传说中叫‘巴别塔’),这是一艘塔式飞船!在通天塔飞船修到一半的时候,苏美尔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因为他们的文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沿海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不是毁于天灾,而是毁于人类的自相残杀——5200年前的核战争。古印度史诗中记载:“敌人先挑起了战争,神(火星人)鼓动阿尊那迎战。但神(火星人)不直接参与这场战争(因为敌人是圣星人扶持的亚特兰蒂斯人,火星人不知道此时亚特兰蒂斯人已经叛变了圣星人)。敌人射出了普通导弹,阿尊那采用了反制技术,令普通导弹挑头回射敌方,敌人被普通摧毁。”敌人恼羞成怒,动用了装载核弹头的导弹偷袭,摧毁了沿海文明的多座重要城市(下节对核大战有详细介绍)。

        沿海文明(包括了古印度文明的苏美尔文明)的人类失去了家园,逃难者流落到盘古大陆中部地区(后来的东非和中非地区),加入了内陆文明的蚩尤阵营——下埃及。内陆文明当时分为两个阵营,蚩尤统治的下埃及(东非和中非),黄帝统治的上埃及(西非和北非),《三皇五帝》章节会详细讲解内陆文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