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惊变(下) (1 / 4)
惊变(下)
惊变(下)
比起大唐的长安城来,大明的北京城要小得多。从安定门到故宫,快马加鞭不过三个西洋分钟,所以,安定门外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入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耳朵。
“什么,他们居然押了一帮瘦小枯干倭寇回来?!”正准备登上午门城楼观礼的朱翊钧楞了楞,质疑的话脱口而出。随即,促狭的笑容就涌了满脸!(注1:明代出兵,从德胜门。班师,走安定门。阅兵观礼,在午门。)
自开春以来,他所承受的压力一日大过一日。为了比他下令从朝鲜撤兵,清流们把所有天灾的原因,都归结在了他为政“失德”上。面对汹涌而至的抨击,原本对东征持绝对支持态度的次辅赵志皋和兵部尚书石星,也陆续开始打退堂鼓。首辅王锡爵虽然依旧明面上努力跟他保持一致,可私下里,却不止一次提醒他,国库存银骤减,北方各地粮食价格迅速飙升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原本性格就偏于绵软的他,能坚持到现在还没向朝臣妥协,已经难能可贵。若是献捷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像某些人期盼的那样,成为清流们反对东征的新抓手,他就很难再继续“一意孤行”。
可东征半途而废的话,损失的,就不仅仅是数千将士的性命,上百万石粮食和上百万两白银。大明对于所有藩属国和塞外部落的掌控力,必然会大幅下降。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他这个皇帝,今后面对朝臣,将会更为弱势。下达的圣旨必然会被有司一份接一份封驳,命令甚至有可能出不了紫禁城!(注2:明代制度,凡六部奏请皇帝执行之事,须先经给事中审议,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
现在好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看到倭寇长得那般羸弱,谁还敢断言东征胜负难料?!既然东征有胜无败,大明先前投入的那些粮食、白银就不能算打了水漂。劝他尽早从朝鲜撤军,避免重蹈故隋覆辙的话,就全成了放屁!
“恭喜皇上,谈笑间,破人心中贼于无形。”皇帝身边,自古以来就不缺马屁精。看出万历皇帝心情大悦,奉命赶回来传递消息的小太监李进忠,立刻趴在地上,大声祝贺。
这句话,说得实在太有水平。顿时将万历皇帝朱翊钧连日来的迟疑和颓唐,尽数洗成了镇定自若。也让万历皇帝朱翊钧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猛地握紧双拳,朝着天空挥了几下,随即,大声命令:“来人,传朕口谕给英国公张元功和孙暹,让他们引领献捷将士,入城之后,先向西南绕行,自大明门进入皇城,再到午门等待校阅。”
“遵旨!”李进忠乃是孙暹一手提拔起来的弟子,深得师
父真传,立刻跳起来,挺直身体,拱手领命。然后一路狂奔冲出了宫门。
不待他的脚步声去远,万历皇帝朱翊钧再度展颜而笑。随即,又冲着身边的随堂太监张超大声吩咐,“你,替朕去传口谕给王锡爵、赵志皋和石星。要他去午门等朕。待观礼之后,朕要与他们三个,一道接见有功将士!”
“遵旨!”随堂太监张超向来有眼色,也故意装出一幅雄赳赳模样,先给万历皇帝行礼,然后小跑着去传达口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