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宣德郎 (1 / 5)
回到阳谷县,武植还未着手布置计划,就得知了一件好事。
朝廷使者从青州来到阳谷县,颁布了朝廷对于阳谷县县衙在水患期间妥善赈济灾民,并借机疏通官道的嘉奖,武植作为知县,得钱一千贯,封“宣德郎”衔。
由于武植在奏疏了上报了谢轩等人名字和功劳,所以他们都有封赏。
主簿谢轩封为“保成郎”,县尉张大谷封“保全郎”,都头李达封为“保安郎”。
“郎”是宋朝文官体系中的“衔”,类似于军中“校、尉、将”军衔。
每个品级都有不同的衔号,而五品以上衔位不叫“郎”叫“大夫”,比如青州知州慕容彦达,头衔就是“从光禄大夫”。
武植的“宣德郎”是七品官的头衔。和他本人官衔一样。
他上任阳谷县时候,朝廷只给他“知县事”职位,并无衔位,按理说之前就应该给的,只是吏部尚书王大人恶他拒婚,故意不给他。
现在得了“宣德郎”其实是他应得的,并不算奖励。
反观谢轩李达张大谷三人,他们品级不高,甚至李达都没有品级,可每个人得的衔位都是八品的字号,这才是奖励。
所以,当得知朝廷嘉奖内容后,谢轩张大谷和李达三人最为兴奋。。尤其是李达,他一个捕快头子,居然能得到“郎”字头衔,对他简直是祖坟冒青烟,别县都头奋斗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拿到。
他没有忘记是谁让他有此殊荣,对武植更加感恩戴德,越发坚信自己没有跟错人,谢轩和张大谷也对武植无比感激。
唯有武植意兴阑珊,他初上任就稳定了每逢水患之年必乱的阳谷县,而且没问朝廷要一分钱就疏通了堵了近十年的官道,朝廷就给他多发了几个月工资作为奖励,实在太不够意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