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7檄文 (1 / 3)
杨俊向刘备建议,发一道讨董檄文,以收天下人望。
刘备觉得有理,于是说道:“孤不但要发檄文,号召天下人讨董,还要在明年二次出兵,讨伐董卓,迎大驾于西京,还天子于旧都。”
杨俊闻言,吃了一惊,拱手道:“若使君果真能如此,则齐桓、晋文之功,不能过也。只是董卓身经百战,麾下兵马也是兵强马壮,恐未易破也。”
刘备只是道:“为国讨贼,无暇谋身。”
杨俊闻言,口中佩服不已,心中暗自道,难道刘备真是忠臣不成。观他以往所作所为,似乎既有光武之意,亦有光武之能,自己从之,未必不能博一个封侯之赏,不过要是刘备真是忠臣,只怕我这次来青州,是来错了。
刘备其实还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
自从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以来,先是双方大眼瞪小眼的对峙了半年多。然后一共战了三场,分别为酸枣诸侯发动的荥阳之战,袁术和孙坚发动的梁东之战,袁绍和王匡发动的孟津之战。在这三场战役中,董卓保持了三战全胜的战绩。
酸枣诸侯联军因为粮尽而散,袁绍、袁术兄弟二人都被董卓打的抱头鼠窜,此时关东诸侯的反董事业,似乎已经陷入了低谷。
一时间,董卓雄踞洛阳,虎视中原,威震天下。
当然,刘备知道,董卓仅仅是看上去威风八面而已,因为明年,就是孙坚大发神威,把董卓打到关中去了,从而成就了他孙破虏讨逆的威名。
因此,在这种万马齐喑的时刻,刘备最佳的选择,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讨董路线不动摇。以此来表现出自己大无畏的精神,从而提高自己再天下人心目中,主要是天下士人阶层中的声望,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归附。
刘备先发一篇檄文,向天下人宣扬自己的讨董决心一百年不动摇,然后表示为了不误农时,在明年春耕之后,自己就接着出兵讨董,等到明年就可以去跟着孙坚身后混战功,摘桃子,抢功劳了,总之,不能把打跑董卓的功绩都被孙坚抢了去。
刘备对杨俊说道:“可否请先生为我写这一檄文?”
杨俊笑道:“平原祢正平,素有文才,何不请他来做此檄文。”
刘备也是笑道:“非先生之言,我几乎忘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