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冰火高句丽3
我说道:“好,我们这里借助天可汗的名义,以‘抛弃民众,不配称孤’为由废了他。再禀告皇帝,黑水危机叫他速速来救。待会写了诏书昭告黑水百姓,一面再飞报皇帝。”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先可汗就是死在高句丽人和扶余人的手里。估计这里面也掺杂了城下三位爵爷的野心。我想定然是高句丽天王许诺这三家分了黑水才使他们投靠高句丽。高句丽一旦击败了黑水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扶余、高句丽都属于扶余种,击败黑水,扶余人就正式取代我鲜卑成为东北霸主,到那时定然全力与中原为难。本来黑水在高句丽北,中原在高句丽南,南北夹击灭了高句丽,可以使我中华文化覆盖寰宇,如今怕是危险了。”
杜涵说道:“没错!我们虽然是胡人,但是习华夏之教,用汉字,说汉话,穿汉衣。早就明了中国乃是是天下正统!高句丽人不服正统,文化有异,教法有别,虽然是我中华类属却不用我中华文教。需先击败了它,才能使我中华一统寰宇。昔日隋炀帝三打高句丽,没有成功,大隋灭亡。不过这也使高句丽失去了争霸东方的资本。”
我说道:“正是!正是大隋朝以一个王朝灭亡为代价,换来了我中华文化覆盖寰宇的机会。如今这许多年过去了,高句丽也振作了许多,南边打新罗、百济北面打黑水,南征北战当真张狂,如果让它得逞,再想灭它就难了。如今檀石通逃了,可是城中百姓无辜啊!高句丽是奴隶制王朝,若是得了上京城,城中的百姓全都要被降为奴隶。身为军人抛弃百姓,临阵脱逃,此乃奇耻大辱!”
我朝着众位士兵喊道:“弟兄们,让高句丽人得了势,你我不要说是胡人,便是连狗也做不了了!你我的子孙便是高句丽的二等奴才,我等的妻女便是高句丽的贱婢,任人欺凌。再想要当人是万万不能的。只要中华振作,发兵黑水,天军一到,贼众定然土崩瓦解。如今,我们势微,如砧板上的鱼肉,火堆上的烤鸡,兴许是要死在这里。但是,我们决不能投降!这不是为了黑水,而是为了中国国祚永延!”
说罢,众士兵,大呼:“决不投降!”我与贺赖昌、杜涵三人击掌盟誓,死拼到底,决不投降。城上欢声雷动,誓死决战。
其实我深知,上京恐怕是难以守住,只要争取时间让百姓逃离便是好的。于是,我说道:“二位将军,如今我们只有皇家卫队三千余人,算上城中的壮丁也不足六千。况且敌人势力十分庞大,光是高句丽就有两万之众,再加上扶余怕是有三万人。此外还有贺拔、慕容和段家三藩的力量。联合军加在一起怕是要有四万之众,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匹敌!”
听我这么一说,贺赖昌凑到我跟前,拧这眉头说道:“不——是——吧?大人,你刚才还慷慨陈词,连可汗咱们都废了,这会你打算自己跑?”
“胡说八道!”杜涵说道,“你想什么玩意呢?大人怎么会是这种人?”
我说道:“没错,我没想溜掉!我是说,我们没有办法对抗三方联合军。即便是打败面前之敌,失去了望建江、长春和辽阳,高句丽派大军前来我们又将如何?为今之计我们必须拖住联军。然后想办法送百姓出城,其余军士藏于乡野,等待皇家天兵到来。”
贺赖昌瞪大眼睛问道:“什么办法?大人,城早就被围了。要是光咱们三个人那还可能冲出去。但是,城中的百姓扶老携幼,怎么出去?”
我笑着说道:“这好办,只要挖地道就可以了。”
我的话音刚落,杜涵拍手叫好,“对啊!大人英明!不过,咱们决不能明着挖地道,必须隐蔽起来。我们可以一面与联军周旋,一面让壮丁在农夫的屋子里面挖地道。挖出来的土我们就用来和泥筑造内城,或者街垒。”
我说道:“是啊,还是杜将军更有办法!不过,地道不能只挖一条,必须多挖几条,朝各个方向挖。现在已经温暖些了,大地徐徐复苏已非三尺冰冻,只要深了挖些便能够挖动。”
贺赖昌担心地说道:“这个办法虽然好,可是就怕我们还没有挖好地道,敌人就已经攻破了城防了。”
我说:“我想一时半会还是不会的。有四点原因:一则官署逃散但是没有人投降,上京四门还在我们手里,皇家卫队的士兵也没有人弃城逃走。不然城下应该会有投靠高句丽的黑水官僚来劝降。没有叛徒城中情况敌人怕是不清楚。我想这些官员选择逃亡而不是投降,一来忌惮皇帝的威仪怕有朝一日天朝兵到这些人会被问个谋反之罪,二来先可汗多次与高句丽和扶余作战,与其仇深似海,这些官员怕遭到报复。二则是因为我听说百济和新罗正在和三韩较量,特别是三韩的马国和辰国国力日渐衰微不敌百济、新罗,已经向北面的高句丽和南面的日本求援。高句丽人的主力想必是在南方作战,没来黑水。所以你们看,如今来的全是步兵。”
贺赖昌和杜涵赶快走到箭楼旁,透过击射孔边朝城下望去,杜涵说道:“果然如此!高句丽人以骑兵见长,此时却来了这么多步兵。嘿嘿,仔细看来,好像有些是老军,有些是新兵娃娃!”
我说:“正是!就是因为高句丽人过于自信,以为派些老军新兵过来连同投诚的三藩,凑成个人多势众,就可以让上京军民屈服。岂不知,我们虽然人少但是各个都是精兵,可以以一当十,不怕他人多。第三,因为高句丽人远道而来,虽然士气旺盛,但是缺乏工程器械,上京又是黑水国都,城池坚固,高句丽人一时难以取胜。第四,上京城中粮食充足,能够支撑一年,不用担心饿死城中。”
贺赖昌说:“好!既然如此,那也没啥可怕的了。”说着,就领着我走到城上,朝着军民说道:“各位兄弟,大祭司宇文周大人的能耐大家也都知道,呼风唤雨,驱鬼镇邪,无所不能。名声早就冠于东北,不论是高句丽、扶余还是城下的叛贼贺拔长康都忌惮九分。如今我贺赖昌愿意听宇文大人号令,若是不愿从的,这就离去,决不强求,若是愿意听从号令,则一体同心打败高句丽!”
众士兵大喊:“唯宇文大人马首是瞻!”
我几次推辞,确实推辞不掉。于是只好受了民众给的都督头衔。
我对杜涵说道:“杜涵大人,你这就去安排地道的事情吧。”杜涵应诺领兵而去。
我对贺赖昌说:“敌人新到,若是能挫其锐气,则大事定然可成。”
贺赖昌问道:“如何挫敌锐气?”
我说:“开门出战,斩敌大将,贼兵必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