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煮酒论英雄 (6 / 7)
皇上,成祖皇帝最大的敌人就是朱允文。朱允文的失败完全就是自找的。当年太祖皇帝为了让朱允文顺利登基,也是提前把子嗣们安排到全国各地。朱允文削藩的事,大明众所周知。成祖皇帝本身是没有反意的。第一,他尊重太祖皇帝做的决定。第二,成祖皇帝也认为朱允文的确是盛世的皇帝。因为朱允文的性格的确是最适合治理安稳的盛世。成祖皇帝也是忠于大明的,要不然他也不能主动来到顺天府,他就是想为大明镇压异族。成祖皇帝或许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能在顺天府颐享天年。结果,朱允文急切的削藩让众皇叔彻底抱在一起从而强烈反抗。成祖皇帝也就是在那时有了反意,我好端端的为你镇压异族,结果你非要搞我,而且还是那种非要置我于死地的搞法,如果我不反抗,那我就要死!
朱允文的那些皇叔大多都是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的骁勇之人,并且他们的声望也不低。他们这样的人怎能甘心任人摆布。我们重兵在握不代表我们有反意。要知道我们可都是一家人。皇室,历朝历代皆讲正统,朱允文就是最正统的皇帝。他当皇上,虽然有几个皇叔不满过。但最后也都认可了。就因为朱允文是正统。况且那些皇叔也都是聪慧之人。这天下是朱家的,现在这天下刚刚安稳下来,朱家的人是不可能把战火再燃起来的。这样只会让人捡空子。这些皇叔都知道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或许他们心中曾经有过反意,但最后都压下去了。我说句公道话,如果朱允文不削藩,他们肯定不会反。就算有几个反叛的皇叔,最终也会被其他正义的兄弟给压下去!这就是正统的威力。
开战之后,成祖皇帝他们根本不是朱允文的对手。第一,他们的实力没朝廷强。第二,天下的民心全在朱允文这。成祖皇帝根本不能从百姓那里得到帮助。从成祖皇帝最开始的几次大败就知道,这些藩王根本就斗不过朝廷。换句话说,他们根本斗不过太祖皇帝!既然战争的号角吹响,那就要一胜到底。结果朱允文不会用人,最后痛失好局!而且朱允文也太迂腐了。“平燕将军”盛庸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杀掉成祖皇帝。但最后都放走了成祖皇帝。全因朱允文那一句“切不能使朕负杀叔父之名”。皇命难抗,盛庸就那么眼睁睁的放走成祖皇帝好几次。
所以说皇上!妇人之仁千万要不得!要么不打,如果决定要打就一定要抱着斩草除根的态度!而且用人也是极为重要,我都不懂朱允文用那李景隆是什么意思!
当刘太元一口气说完这么多后,众人也是齐齐看向他,佩服他的博学多闻。但唯独崇祯用莫测的眼神看向刘太元。刘太元的话语都太有深喻了!如果说陈友谅讲的是自己。那朱允文的故事则是再讲他刘太元自己!刘太元是想借着这个故事告诉自己,如果皇上不逼的我走投无路,那我刘太元是不会有反意的!刘太元最后的这个故事既是在表忠心也是在警告自己!
刘太元看着眼神莫测的崇祯也是笑问道:皇上听懂了吗?
太元,朕受教了!
刘太元给崇祯倒满酒说道:皇上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
放心吧!谁忠谁奸,朕心里有数!
魏忠贤不时提醒道:皇上!刘大学士说的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呐!
崇祯对着刘太元问道:太元,你还记得你与朕初次相遇吗?
当然记得!
崇祯突然起身伸手说道:嗨!你好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