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父亲、哥哥和我爷仨儿,身上围盖着猩红厚重的大棉被,背靠在驾驶室后边车斗顶部的木板壁下边坐卧着。左右及脚后三边围住了大木箱子等家当用以挡风御寒,但依旧难以抵挡天寒地冻的袭扰,冷冽的空气时刻在醒悟着大家,让你不得不时刻精神着点儿,想打个盹儿消耗一路的劳顿,都没门儿;更何况打一上车,父亲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似卡车跑动的声音,没个间歇的时候,我和哥哥皆默默地眼睁睁地瞅着异常起兴的父亲,不管他说什么,即使听不清楚或听不懂,也都在尽可能地点头,或咧嘴笑一下附和着,平时缄默纳言的父亲今个儿难得如此兴奋,俺哥俩可不忍心扫他的兴呀。

        母亲、姐姐和妹妹娘仨儿个则挤坐在驾驶室内,汽车散热器释放出的热量将室内变得温暖如春,为人大家营造了“春困quot打盹儿的氛围,比我们可幸福多了;除像拨浪鼓般不停地摇晃着脑袋,被母亲揽在腿上贴着车窗坐着活宝似的妹妹尚在为车外的白雪世界给惊讶的望眼欲穿外,母亲和姐姐已经被汽车这个大摇篮给晃悠得处于似梦非梦的浅睡状态,尤其是晕车厉害的姐姐貌似已经进入梦乡,她那两片爱贫嘴的嘴唇不时在蠕动着,似乎开始在说梦话了。

        自从城里一路走来,雪一直保持着清早样子,零零星星的雪花纷纷扬扬不紧不慢地飘落着,但感觉风,出城后变得大了许多,也变得凶多了,而且像发疯了似的,经常打着转儿,翻着跟头儿,乱了方寸,像个精神病患者,又像无头苍蝇般,乱撞乱窜,特别爱往人们裸露着的脸上钻弄,如同万千飞针刺痛着面皮儿,幸好大家打起头儿就将厚厚的带人造毛护耳的军棉帽像紧箍咒似的给严严实实地箍套在了头上,否则耳朵早就让刺骨扎肉的寒风给“撕”掉了。尽管卡车开出时,时间已近10点钟,但气温直到开出后的一个多小时候,好像就没升高过一丁点儿,像个稳健过火呆板的劳什子,反而感觉更冷冽彻骨了,当时的温度至少零下5度,而大风更加剧了寒冷的感觉;不过好在雪下的很小了,感觉要停下的样子,零散的雪花多半也被风向多变的旋风给吹跑了,很少能够直接落在大家的身上,这样我们盖的棉被一路上几乎感觉不到潮湿阴冷。

        尽管雪不大,但城外路上,尤其是进入大山深处之后,积雪就比城里厚多了,近一尺厚呢,早知如此,今天有可能就如昨夜母亲或姐姐之所料或所愿,八成出不了车了。汽车驶入山路后,厚厚的雪路俨然自然减速器,使得卡车不得不明显减速。特别是卡车驶上日照西部山区中海拔300多米高的青龙山后,攀绕在一路最难走的大约有10公里长当地有名的迂回曲折的盘山路段——回龙观,感觉只能闻见轰天的马达声在雪谷旷野间吃劲儿得嘶鸣吼叫,好像卡车被这难走的曲折坡路给弄得不耐烦了,紧要处就是更难见车子向前痛快地挪动几步,甚然像蜗牛似的憋足了劲儿才能蠕动起来,似乎此处的地磁格外发力,非要跟车轮子过不去似的,叫人干瞪眼使不上劲儿,急煞人也,就仿佛掉进陷阱一样,一时间,无助、无奈、失望、沮丧等一股脑儿袭来了,这时大家,包括司机师傅都开始后悔了,——真不该上路呀今天。更为奇葩的是,仿佛车子先泄气了,不仅赖着收脚止步停滞不前,反而间或还耍起了大牌儿,跟你玩起溜车或倒退摄人心魄惊人心跳的危险把戏了,你想想看,山高路险,仅能并排勉强通过两车狭窄的陡峭山路,好多路段连保证行车安全的路沿石桩都未设立,路沿下往往便是万丈深渊的山谷,一不留神即会弄得个人仰车翻,葬身谷底。当时出现类似险情时,幸亏司机有经验,大家发现的早,大都及时采取措施将险情制止在萌芽初段,也幸好险情出现在路面坡度相对小些,而且是路线相对平直的路段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想起此类险情便后怕不已。别人咋样,不可确认,反正当时我都被险情给惊吓得后脊梁发麻,心儿骤然悬浮,“突突突”狂跳不止,仿佛即将冲破肉身,要暴跳出来似的,那感觉,就像前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俨然一次生离死别的历险。

        这回可体味到“回龙观”的厉害了。“回龙观“严格来讲其实算不上个地理或特指具象的村庄名称,不过是人们对于盘绕在青龙山上的公路,因其高远看去,好似一条迂回游走在山体间的长龙;因为盘山道路上下错位叠加,相似的境地,在前行中,反复邻近出现,就如同龙回头观望似的,恰好公路又处于带龙字的青龙山,附近的人们就借此将山上的这段盘山公路所经过区域形象地称之为回龙观,并非具象的地域名称,乃比较空泛的一个叫法而已。

        尽管路段险恶,其实“回龙观quot沿路的景色是一路中最美艳的一段儿,尤其是在万木葱翠、百花竟艳的暖热时季,坐在车里左右前后上下环顾着周边远近高低的风景,那种醒目幽深、层层叠叠、近景远影,浓淡色相,错落有致;鸟鸣泉响、山呼风啸,神清气爽,直弄得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怎不叫人陡升心旷神怡的震撼美感。所以,我最喜欢这个时候,神游醉享于此;这段路,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走过多少回了,反正每走一次,便有一次新感觉,那种感觉简直找不出个词儿来形容,总之这里的景观叫人忘掉一切,倾心于此,完全将身心融于此,将全部景色揽入心境,并定格在心底,历久弥新。

        当卡车行至回龙观最险恶的路段——“鬼门关”之时,也许是天意或巧合吧,卡车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忽然熄火“抛锚”,且时间最长,约达20分钟之久;同时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发生溜车险象,还好最终有惊无险。这个路段长约半里,有个小于90度最大的急转弯,山路像一根被折断并合的两段树枝般成“u“型攀附在接近山顶的由西南向拐往北向的山坡间,尽管路面的上下坡面并非过于陡峭,但路下却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号称百丈崖,堪称回龙观最深之山谷;路两旁及谷底为北方罕见的数百亩郁郁葱葱茂密的青竹所掩盖,根本看不见裸露的山体,令山谷看上去更加幽深莫测;当阵阵山风拂过竹林,万千竹叶“耳鬓厮磨”似玉指抚琴般拨弄着的一拨又一拨“沙沙沙”喁喁私语,在游走于竹林下坡壁上的泉溪弹奏着的“汩汩汩”高山流水”琴韵的伴和下,一只山鹰扑打着翅膀,犹如打水漂的石片儿瞬间点破水潭幽静的水面般高调掠过蓝天,唤起些只雀鸟儿像爆开的焰火似的纷纷飞窜出竹林谷间,亮开婉转的歌喉迎合着山鹰“嘁嘁嘁、叽叽叽”鸣唱不休汇成天籁般的音符,轻轻敲打着听山赏竹人儿的耳鼓,滋润着心田,咋不叫人神怡心旷矣。

        卡车拐过一个石崖后便进入了这个“鬼门关”,由于这里的山路弯度最大,特别是车道在拐弯处仅能一车通过,车行此处自然不得不大大减速,否则,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人车翻下深谷见阎王去了;尤其碰上了今天雨雪路滑,在这了开车就更要慎之又慎了,因而这里被称之为鬼门关。不知为啥,这里山路面临深谷的外旁居然又未设立保障行车安全的路沿石桩或石垛儿,这就格外增添了这里的危险指数,让开车的人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地以甚至比蜗牛还慢的速度谨慎驾驶,那颗悬着的心“咚咚咚”跳得比汽车马达还紧迫,直勾勾的俩眼睛直接黏在了路面上,全神贯注的脑神经都快要绷断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的卡车刚闯过鬼门关拐点处就意外抛锚了,或许是刚才卡车马达太累太紧张了,吓得想喘口气放松一下子吧,还好卡车没在弯处熄火,成了挨骂的拦路虎,停车的地方可以会车通行。司机师傅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半天也没能重新启动起车子。真乃祸不单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溜车的险情,由于这里坡度很小,溜车速度非常缓慢,比裹脚的行走在冰面上的老太婆速度都慢得多,悄无声息的,居然没触动车上任何一个人的神经,大家此时此刻的反应皆变得木然迟钝了,而这个过程居然延续了两分多钟,最终当卡车屁股“咣当”一声万幸地退撞到道路靠近山坡一面的一块巨石上后才惊醒了大家,吓出一身冷汗;要是当时车轮子稍微外偏一下,滑到面向深谷的山路外侧,哎,想想都后怕得要命,可谓死里逃生。我特别注意到,卡车撞石后刚一停稳,司机师傅就像被爆炸的冲击波给推出了似的,滕地一下给弹出了驾驶室,又像一块肉一样,摔在路边,四肢朝天,差点儿没掉下山谷。当他定下神来从地上爬起时,他那原本红润的脸庞像戏曲中化妆成白脸的曹操般面如白纸,随即趔趔趄趄冲到车屁股后,俯下身子,瞪大眼睛楞对着车斗与石头碰撞之处,“唉”了一声就面条似的,身子一软抱头蹲下了

        随后,大家纷纷跳下卡车,奔向车尾,惊恐的目光皆聚焦到了被撞的石头和依然双手抱着头长蹲不起的司机师傅身上。

        “好了,师傅,事情过去了,万幸了,快起来吧。”父亲拍了一下司机的肩膀,随即双手搀起他的胳膊将其拉了起来。

        “——嗯,可吓使俺了!好险好险呀,幸亏溜到了路内侧,要不唉都,这都怪我太大意了!咋就没发现,一点儿没感觉到呢?——唉!”司机挺直身子,眼盯着车屁股,一个劲儿地双手捶着头,面带愧色地说道。

        “这也怪不得你,大家还不是都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嘛。好了,好了,没事了,以后注点意就行了,快上车再发动一下车子,看看咋样。”父亲说罢,抬手搭在司机后背上,揽着他一起往驾驶室走去。

        司机以及大家离开后,我特意贴近那块被车撞的大石头,用手抚摸着它,仔细打量着,像是在欣赏一尊石雕工艺品。这块巨石正好处在quotuquot形弯道拐点的位置,差不多三米高,退后几步看,那造型确像个竖立着的大鸭蛋,而且颜色也接近,灰蓝色偏暗些,只是表面有些过于粗糙,坑坑洼洼的像是人脸上的麻坑儿缀得满满的,整块巨石的后半部被嵌埋入爬满杂草的坡壁上,它就像大山母亲的孩子紧紧地依偎在那儿,看上去稳固而不孤单。卡车车斗后保险杠靠向路外边的那一端,贴在石头正下方,巨石表面暴露出一块凹陷的半个鹅蛋大小新的撞痕,才被撞碎脱落的一些碎石屑堆积在巨石底下,我从中捡起较大的一粒指头大小的碎石子端详了一会儿后,将其远远地抛掷到深谷里,竹林间,霎时惊出几只小鸟儿“啾唧、啾唧”扑打着翅膀,鸣叫着腾空飞远,望着渐飞渐远的鸟影儿,我好羡慕它们,——有翅膀多好呀,根本用不着为这险恶难走的山路犯愁,自然也省却了今天惊心动魄的历险呀!

        司机鼓捣了快十分钟了,依然点不着火,动不了车子,车头的铁板护盖早已打开,正大张着口“呼呼”喘着粗气呢,吐出的白色雾气转瞬即被冻散隐去;司机师傅里里外外查了个遍,刚戴上去崭新的白线手套都给污染得油黑油黑的了,结果就是抓摸不着熄火的毛病,急得司机不停地摇头叹气,满脸冒汗,红脸变成了紫脸儿;可大家又帮不上啥忙,只能替他干着急没办法。但也不能就这样陪着他干耗着呀,干脆趁此机会,大家活动一下身子骨,拉会儿呱,好好欣赏一下眼前的雪景山色吧,也好舒展一下憋闷了一路的身躯,并平抚一下适才赫然的心悸;也好让司机静下心来继续查找毛病,大家老是像监工似的围在他身边,可能会给他造成一些心理压力,反而给他添乱,打乱了他的方寸,乱了手脚儿,更耽误事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