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沙捞越的枪声(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沙捞越的枪声(四) (1 / 3)
        相比古晋还算不太坏的形势,斯里巴加港的情况就要糟糕的多。兰芳国防军第二营,8月2号分批坐英国商船,在营长谢锡铭的带领下和当地民主党的帮助下,于8月4日陆续进入斯里巴加港。当晚兰芳民主党在斯里巴加市的负责人梁中宇在一座民宅接待了二营营长谢锡铭和政委阎揆要,一起的还有当地华人领袖陈九章和张耀华。相互介绍和寒暄之后就进入了正题,陈九章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斯里巴加港目前有华人4万多人,周边大约有3万多华人,从昨天开始有华人陆陆续续向斯里巴加港搬迁。斯里巴加港华人成立了2000人的自卫队,有火绳步枪1000余条,弹药2000余发。

        谢锡铭点了点头,然后就和阎揆要开始研究斯里巴加港的地图。斯里巴加港坐落在斯塔巴图河入海口上游的大约十公里处。北面偏西是南中国海;东南面斯塔巴图河和港湾;西南面与大陆相连,宽度大约十四五公里,而且还有一条由北向南十几公里的一条布尔小河。该地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如果敌人没有强大的海军,这也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良久,谢锡铭抬起头来指着地图上,从斯里巴加港向西北方向划了一条线,直到海岸边,然后问道:“这片区域有多少土著居民?”

        陈九章凑到地图前看了一眼,思索了一会,答到:“具体数目没有统计,大概有10000人左右土著居民,除此以外还有小量的荷兰人和英国人等”

        谢锡铭看着梁中宇、陈九章和张耀华说道:“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因此,除了2000自卫队以外,还要成立自卫队预备队,人员越多越好。”

        “不会有这么严重吧!”张耀华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这只是未雨绸缪,以防万一。”谢锡铭微微一笑轻轻说道:“再说,自卫队和国防军都去前线了,城内也需要人维持治安吧!”

        张耀华和陈九章点了点头。

        谢锡铭指着地图说道:“大家看,斯里巴加港北面偏西是南中国海;东南面斯塔巴图河和港湾;西南面与大陆相连,三面环水,易守难攻。”顿了顿继续说道:“在西南方向我准备在这里设置一道防线”说完用手指从斯里巴加港沿着布尔小河向西北方向划了一条线,直到海岸边。“这条防线由我们来防守,但是由于防线太长,我需要500名自卫队预备队员,沿着防线侦查敌情。”说完谢锡铭抬头看着陈九章和张耀华,后者点了点头。

        “北面偏西方向沿着海岸线布置一道防线,然后在从布尔小河的发源地斯姆潘到斯塔巴图河入海

        “这道防线交给我,我爱来安排。”陈九章说道。

        谢锡铭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兵力不够,因此,这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只是预警,第二道防线才是重点,不容有失。”王逢恩点了点头。谢锡铭继续说到:“东南方向沿着斯塔巴图河设置一道防线。这个方向只有一道防线,不容有失。”

        “这里交给我吧。”不等谢锡铭抬头,张耀华抢着说道。

        谢锡铭抬起头来看着梁中宇说道:“斯里巴加港内治安、和后勤就靠你了,”梁中宇点了点头。然后就各自分头准备。

        8月5日,谢锡铭将营部驻扎在离大本营以北约4公里一个叫布尔阿克苏地方。谢锡铭和阎揆要带领一连连长罗梦乡、指导员粱世杰,二连连长王新儒、指导员周士瀛,三连连长陈仲韩、指导员黄战寒,一行沿着防线侦查。每到一处重要位置皆一番讨论并记录,傍晚时分才回到营部。

        布尔小河中间一处小渡口用过饭后,全营军事会议谢锡铭将一连布置在布尔小河一带,防区从西北防线沿着布尔小河一直布尔小河中间一处小渡口,防线长度约六公里。将二连布置在布尔小河中间一处小渡口往北一直到海边,防线长度约9公里。三连作为全营后备。

        8月6日早上,陈九章亲自送来500人的预备队。谢锡铭和他两人寒暄片刻后陈九章便告辞回去了。谢锡铭看着预备队的500名队员,站在最前面的是中队长汤有光。一个年约二十四五岁,中等身材,显得比较憨厚老实的年轻人。站在汤有光后面的有五个纵队,每个纵队有两列,每列50人。看这些大多只有十八九岁,年轻、稚嫩并略带紧张的脸庞。谢锡铭清了清嗓子说道:“欢迎各位同学来到兰芳国防军第二营防区,看到你们,我就想起在兰芳的青年们,他们应该在上学,在工作。可为什么我们要上战场?那是因为我们要生存,要自由,不要被奴役,不要被压迫。所以,我们需要站出来,自己去争取。当然,你们还小,我不会让你们上战场。由于我们人员不足,需要各位协助我们巡视我们的防线。发现敌情,报告给最近的部队,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战斗是军人的事情。你们明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